繼在2022年股東大會上對全部議案投出反對或棄權票后,太和水第二大股東上海華翀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華翀基金”)與該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何文輝之間的“矛盾”逐漸公開化。
【資料圖】
6月25日晚間,太和水發布公告稱,何文輝所持公司472.12萬股被司法凍結,占總股本的4.17%,主要系華翀基金要求何文輝按照2018年度業績補償安排協議履行給付義務涉及訴訟糾紛所致。6月26日,太和水收到上交所問詢函。
股東間矛盾升級,第二大股東起訴實控人
自2021年上市后,水環境生態建設及生態維護企業太和水不但未駛入發展快車道,反而因宏觀因素、競爭環境等影響業績、股價出現雙殺。
2020年,太和水營收和凈利潤還分別為5.6億元和1.62億元,并已連續多年增長。但上市后,太和水業績卻變臉。以2022年為例,該公司營收為2.05億元較2020年已縮水一半有余,凈利潤達-1.64億元,7年來首度轉負。
二級市場方面,太和水股價自2021年2月9日上市首日曾達到42.31元/股最高價后,一路震蕩下滑。截至2023年6月26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報14.12元/股,在考慮到2022年6月送股影響后,該公司目前的股價仍未超過上市首日的最高價。
作為太和水的實控人、董事長兼總經理,何文輝除需考慮如何提升公司業績及股價外,近日其再填“煩惱”。
日前,華翀基金因與何文輝存在合同糾紛,向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提起財產保全申請,導致何文輝持有太和水472.12萬股被司法凍結。公開資料顯示,何文輝目前持有太和水2555.36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2.56%。本次被凍結的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18.48%,占公司股份總數的4.17%。
事實上,在起訴公告披露前,華翀基金與何文輝就曾在股東大會上上演“暗戰”。
太和水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告顯示,在剔除中小股東票數后,該次股東大會審議的21項預案反對或棄權票數均為725萬票,與華翀基金所持太和水股票數相同。其中,《關于2022年度擬不進行利潤分配的議案》《關于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方案的議案》等均因華翀基金投出反對票而未通過。
事因未履行業績補償協議,或涉IPO信披違規
作為太和水引入的第一批投資者,華翀基金早在2018年9月就入股。彼時公告顯示,華翀基金等5家機構通過前期市場調研,對太和水基本情況、業務狀況及規模有所了解,基于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從而進行了投資。
其中,華翀基金增資500萬股,增資價格為28元/出資額。2022年6月,因太和水每10股送4.5股,華翀基金所持太和水股份增至725萬股,此后該公司所持股份數量未再出現變動。2018年入股的華翀基金估計怎么也不會沒有想到,太和水在登陸A股市場后業績出現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華翀基金本次的訴訟請求即是要求何文輝按照《上海華翀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關于上海太和水環境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之2018年度業績補償安排協議》的約定履行相應的給付義務。
不過,太和水招股書及上市后發布的公告中均未披露2018年業績補償協議的相關內容。要知道的是,公司在上市前需在招股書中充分披露對賭協議的具體內容、對公司可能存在的影響等事項,并進行風險提示。若未對上述事項進行充分披露,上市公司或涉嫌信披違規。
在太和水發布實控人股份被凍結公告后,上交所隨即下發了對該公司的問詢函。問詢函要求太和水就上述業績補償安排協議涉及的具體情況、實控人是否存在其他涉及上市公司的協議約定或利益安排,包括但不限于業績對賭、關聯擔保、關聯方資金占用等情況進行回復。
信披不僅是上市公司與投資者溝通的橋梁,是投資者做出決策的依據,也是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體現。盡管太和水表示股份凍結事項目前未對公司的控制權及日常經營管理造成實質性影響,但若信披質量存在問題也將對公司形象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