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上午9點,邵陽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市畜牧水產事務中心等部門在北塔區望江樓碼頭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將500萬尾魚苗放流資江,用于修復當地水生生物資源,改善資江河等天然水域的生態環境,促進漁業生態可持續發展。
“一、二、三,放!”一尾尾魚苗爭先恐后,活蹦亂跳的匯入資江。此次放流魚苗有青魚、鰱魚、鳙魚、黃尾鲴、草魚、鯉魚、鯽魚等,魚類品種豐富,且適合資江水域環境生長。
魚苗匯入資江。(申興剛攝)
作為邵陽市母親河,資江因“物產之饒,利源之富,可為他水之冠”而得名,魚類種群鼎盛時期多達160余個,其中不乏珍貴品種。由于過度捕撈和環境污染等原因,資江河的魚類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導致資江流域魚類種群只剩下82個。
為扛起保護和修復“母親河”的責任擔當,保護資江魚群生生不息,維護資江河碧水長流,從2012年至今,邵陽市已連續12年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放流魚苗總量達到3億余尾,價值近3000萬元,魚類種群已恢復至百余種,為改善資江水域環境、恢復和提升魚類種群數量、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日益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