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摘要
原油:總體而言,在俄烏沖突的大背景下,美國原油與成品油出口一定程度緩和了市場缺口,但在歐盟制裁兌現后,SPR不足以支撐美國原油出口增長,因此需要消耗商業庫存儲備。
核心觀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市場分析
全球石油庫存維持低位,中美原油庫存出現分化:從顯性庫存中可以看出今年以來全球石油庫存去化力度大于季節性,但自今年6月份以來出現了反季節性累庫存。而從地區來看,主要是美國原油與成品油庫存反季節性增加,其他地區庫存則沒有太大異動。而從衛星庫存來看,全球原油庫存在6月份之后的去化較為顯著,結合顯性庫存指標,可以看出這輪去庫主要體現在非美地區,尤其是中國原油庫存在近期的去化速度明顯加快,主要得益于民營煉廠開工率在三季度開始快速回升。
美國通過增加成品油出口成為全球邊際供給者:今年以來美國成品油出口大幅增加,成品油凈出口量增加約90萬桶/日,出口增量來源是煉廠產量增加以及國內庫存消耗(去庫力度弱于2021年但遠高于5年歷史同期)因此,從原油與成品油總體平衡表情況來看,今年1至7月,美國相對于2021年供需基本面偏寬松,但相對于5年歷史同期仍舊是相對偏緊,美國通過大幅增加成品油出口量的方式實現了全球邊際供給者的角色,但如果沒有拜登政府100萬桶/日的拋儲,美國的供需基本面要比目前情況要緊張得多,具體將表現為原油與成品油商儲更大的去化力度。
俄烏沖突改變全球石油貿易流向:在伊核談判難以達成的前提下,疊加當前限產聯盟增產困難,歐盟未來較為容易實施俄油替代計劃的是:歐洲進一步擴大美國原油進口量,而中國印度加大俄油采購減少中東原油采購,日韓等國減少美國進口增加中東進口。但目前尚不能確定中印能否將150萬桶/日的俄油全部吸收,如果不能完全吸收將會在全球范圍內產生硬缺口,需要靠庫存來填補缺口。
■策略
中性,宏觀因素導致市場波動加大,暫觀望,關注四季度布倫特與柴油正套機會
■風險
下行風險:俄烏局勢緩和,伊朗核談出現重大進展
(文章來源:華泰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