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股市場一改此前多年的核心資產大盤龍頭占優風格,呈現出明顯的小盤股行情。進入2022年以后,小盤股風格依然具有超額收益,寬基指數收益率與市值呈現出明顯負相關性。目前上證50指數再次下探年內低點,而光伏、新能源等指數創下或接近歷史新高。通過對A股主要指數、行業及熱門賽道的估值進行跟蹤,我們認為,目前估值分化程度沒有達到極端水平,市場風格切換更關注盈利拐點,預計下半年小盤成長風格有望延續,大小盤風格切換需等待名義經濟增速重啟上行。
從主要指數估值看,截至2022年8月19日,全部A股市盈率(TTM)為17.7倍,位于2010年至今46%的歷史分位數水平。以中證1000為代表的小盤股近期在交易層面熱度高漲,而市盈率仍處于歷史較低位置,未來仍有持續領先大盤表現的可能。
從六大板塊估值來看,社融大幅低預期疊加疫情擾動再起,金融、地產、消費等板塊出現短期疲軟。金融板塊估值普遍明顯偏低,消費板塊待疫后復蘇趨勢日漸明朗估值有望回升。科技板塊接近半數的行業估值偏低。醫藥板塊延續估值下行趨勢。中游板塊中新能源方向延續強勢。周期板塊中能源、金屬景氣度較高,建材產業鏈需求疲軟估值接近歷史極低水平。
從一級行業估值與盈利預期看,多數行業估值與盈利匹配情況較好。日常消費、信息技術為高估值、高增速的“雙高行業”,金融和電信服務為低估值、低增速的“雙低行業”。由于今年的高溫天氣,火電行業負荷加重,公用事業行業PE-G分化情況可能加劇。
從熱門賽道估值與盈利預期看,通過PE-G的匹配情況,可以看到港口、鋼鐵、銀行、證券行業處在低增速、低市盈率的“雙低區域”,而鋰電池、光伏設備、美容護理等處在高增速、高市盈率的“雙高區域”。單純從PEG來看,商用車、港口、調味品、軟件開發等行業估值偏高。
風險提示:高溫限電影響經濟、中報業績低于預期、海外市場大幅波動、歷史經驗不代表未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