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隨著人工關節帶量采購的平穩落地,人工關節市場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國產替代進口趨勢明顯。2月15日晚,國內骨關節龍頭、港股上市公司愛康醫療(1789.HK)披露的數據,印證了這一點。
公告顯示,愛康醫療預計2022年公司收入增幅將超過35%,預計凈利潤增幅將超過100%。公司表示,帶量采購下,國產加速替代進口,公司產品需求旺盛。
愛康醫療主要從事骨科內植入物尤其是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內植入物的設計、開發和生產銷售,公司是國內人工骨科關節龍頭企業之一。
愛康醫療公告顯示,預計2022年度收入將錄得同比35%以上增幅,2021年愛康醫療收入為7.6億元,據此推算,2022年公司收入有望超過10億元。2021年愛康醫療凈利潤超過9000萬元,公司預計2022年凈利潤將錄得100%以上顯著增長。
愛康醫療表示,一方面,自2022年4月以來,國內實行帶量采購政策,加速了進口產品替代,醫院對公司的產品需求旺盛。同時公司包括3D打印產品在內的產品線有效地滿足了差異化的市場需求,進一步促進了銷售收入的增長。收入增加的同時,公司通過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維持相對穩定的成本及開支,促進了利潤的增長。
2022年上半年,全國人工關節帶量采購的招標結果開始在各省份陸續執行。在2022年半年報中,愛康醫療已經披露了帶量采購對公司的影響。其表示,全國人工關節帶量采購開始在各省陸續執行,行業的政策風險逐步消除,發展的確定性進一步增強。在新的價格體系下,重新捋順行業中各環節并進行磨合,成為公司面臨的新挑戰。
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屬于高值醫用耗材類醫療器械,是醫療器械行業的重要細分領域之一。相關報告顯示,預計到2024年,我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607億元,2019年至2024年的年均符合增長率約14.5%。
在此之前,業內普遍認為,帶量采購將加速人工關節的國產替代。愛康醫療也在財報中證實了這一點,公司稱,全國帶量采購結果執行后,進口替代和行業整合的趨勢更加明顯。公司進入了多家省級重點三甲醫院,初次髖膝關節假體手術量明顯提升。
除了人工骨關節外,愛康醫療也在發力口腔頜面修復、骨科手術導航及機器人系統等領域。今年2月,愛康醫療宣布其牙種植體系統獲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去年12月,愛康醫療的髖關節置換手術導航系統也獲得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