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增加研發團隊儲備,并取得了一系列技術突破。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強化科技研發的趨勢尤為明顯。
據統計,截至8月30日晚間已披露的半年報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整體研發費用投入約600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10%。從研發強度來看,上市公司上半年研發投入總額占其營業收入總額的2.5%,研發強度較往年進一步提高。
分行業來看,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生物醫藥等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居前。超75家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規模超過10億元,比亞迪、中興通訊、寧德時代等12家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規模超過50億元,共有173家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超過30%。
(資料圖片)
分市場板塊看,科創板公司仍然保持了最高的研發投入強度。上半年,科創板企業整體研發支出總額超6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的中位數高達12.6%。其中,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居前,逾百家企業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30%。
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是企業研發投入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披露研發人員占比的上市公司中,超過四成企業的研發人員在總員工人數中的占比超過30%。不少企業均表示,研發投入主要用于提升研發團隊規模。
以AI技術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是今年上半年全球股票市場的一大亮點,在這一領域內的企業也紛紛加大研發投入。中興通訊、科大訊飛、中芯國際、海光信息等這一領域內的代表企業研發強度均有顯著提升。
中興通訊研發投入規模達到127.9億元,同比增長26%,占營收規模的比例超過了20%。在半年報的董事會報告中,為展現公司將“持續的研發投入視作立命之本”的理念,中興通訊調整傳統的寫作順序,優先闡述公司的核心技術創新,再詳細討論經營成果。中興通訊介紹,面向AI大模型帶來的新機遇,公司正在強化智算相關基礎產品研發。
海光信息從事國產CPU研發,在營收規模保持增長的同時,公司將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重由35.5%大幅提升至47%,公司研發投入金額超過12億元。海光信息表示,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孕育CPU、GPU新的市場機會,公司在研項目實施進度加快,同時研發人員數量同比增長24%。
綠色低碳領域上市公司在保持亮眼業績增長的同時,進一步加碼研發,以科研成果不斷提升企業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上半年研發投入同比增加120%,達到142億元。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支持著比亞迪先后發布“易四方”及“云輦”等獨家技術,推動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占率擴大至33.5%,鞏固了行業龍頭地位。此外,長城汽車、華域汽車、長安汽車等汽車行業企業也在上半年保持了30億元以上的研發投入。
在鋰電池領域,寧德時代上半年同樣投入了接近百億元的研發費用,并成功推出了凝聚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神行電池等一系列動力電池新品,鞏固了公司全球動力電池市占率第一的市場地位。
在光伏領域,隆基綠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企業上半年研發投入規模均在25億元以上。其中,隆基綠能上半年研發投入達34.2億元,超當期營業收入的5%。隆基綠能表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累計獲得各類已授權專利2525項,多項高效電池技術和產品處于開發、儲備和中試階段,公司正在加快推進以低成本實現高效技術研發成果的商業化量產。
此外,“中字頭”企業仍然是上市公司中研發投入的中堅力量,在研發投入規模領跑的同時,相關企業正在致力于打造各自行業內的“創新策源地”。
中國建筑、中國移動等五家企業以50億元以上的研發規模,位列全部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前十的行列。中國移動上半年研發投入達85億元,同比增長21.6%,公司目標保持策源創新能力領先,并正開展算網能力一體化編排、前瞻性6G研發等一系列技術攻關;中國建筑則著力構建綠色建造、智能建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承擔了4項“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