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自視覺中國
8月29日,百濟神州(BGNE.US/06160.HK/688235.SH)公布了A股2023年中期業績,數據顯示,公司營收72.51億元,同比增長72.23%,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虧損為52.19億元,上年同期為凈虧損66.64億元。
(相關資料圖)
8月30日,百濟神州港A兩市平開,港股收報130.90港元,漲1.16%,市值1796.34億港元,A股收報137.52元,漲2.15%,市值1832.02億元。
虧損還將繼續,三大獲批產品是收入引擎
百濟神州上半年虧損有所收窄,但作為國內首家個港股、美股、A股三地上市的創新藥企,百濟神州至今都未掙扎出虧損“泥潭”。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百濟神州累計未彌補虧損為561.91億元。財報稱,隨著公司持續進行候選藥物開發及尋求監管機構批準、擴張生產及制造設施、商業化在研藥物,公司存在未來繼續虧損的風險,且該等虧損可能會在近期內進一步擴大。
對于中報虧損數據,百濟神州指出,公司報告期內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虧損,主要原因是公司大部分產品管線仍處于新藥研發階段,尚未形成銷售,研發支出金額較大。公司報告期內銷售的自主研發藥品以及授權銷售產品的銷售收入尚不能覆蓋成本及費用。
報告顯示,公司目前共有3款自主研發并獲批上市藥物,包括百悅澤 (澤布替尼膠囊,zanubrutinib)、百澤安 (替雷利珠單抗,tislelizumab)和百匯澤 (帕米帕利,pamiparib)。
2023上半年,其產品收入為66.96億元,同比增長82.17%,上年同期產品收入為36.76億元。需要說明的是,同期,恒瑞醫藥(600276.SH)創新藥收入為49.62億元,百濟神州穩坐“國產創新藥一哥”的位置。
產品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于自主研發產品百悅澤(澤布替尼膠囊,zanubrutinib)和百澤安 (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以及安進授權產品的銷售增長。
數據顯示,期內百悅澤全球銷售額總計36.12億元,上年同期為15.14億元。分市場來看,在美國,百悅澤銷售額總計25.19億元,上年同期為10.15億元。百悅澤在美國銷售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適應癥中的應用快速增加以及在所有已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的適應癥中的應用持續擴大。
在中國,百悅澤銷售額總計6.69億元,上年同期為4.55億元。
百悅澤是第一個國產的BTK抑制劑,2019年11月在美上市,2020年6月在國內獲批上市。目前,百悅澤正在美國、中國、歐洲、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市場銷售,截至2023年8月,百悅澤已在超過65個市場獲批用于多項適應癥。
期內,百澤安在中國的銷售額總計18.36億元,上年同期為12.51億元。百澤安市場滲透率和市場份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新適應癥納入醫保所帶來的新增患者需求、銷售團隊效率的進一步提升以及藥品進院數量的增加。
百澤安是國內首個用于治療尿路上皮癌的PD-1單抗藥物,2019年12月在國內獲批上市。
目前,百悅澤有三項適應癥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百澤安已在中國獲批十一項適應癥,其中九項適應癥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此外,在中國,百匯澤于2021年5月獲得附條件批準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二線及以上化療的攜帶胚系BRCA (gBRCA)突變的復發性晚期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產品獲批適應癥已于2021年底獲納入 國家醫保目錄。
研發費用繼續增長,人員增加457名
對于公司的持續虧損,高研發投入值得一說。百濟神州自設立以來專注于藥品研發,研發管線較多,研發費用支出于報告期內呈現遞增趨勢。
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為58.82億元,同比增長17.28%。不過,由于公司營收規模的擴大,其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較上年同期的119.12%降至81.12%。
從研發費用的具體支出項來看,臨床研究及服務費與員工工資與福利占最大,分別同比增長11.98%、24.31%,在報告期內,百濟神州研發人員規模再度擴大,達到3486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57人,比上年末增加171人,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同比增長了3萬元。
百濟神州研發人員情況
百濟神州的研發投入用于產品管線的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合作研發等。研發費用的增長主要系隨著全球研發管線的擴張,臨床及臨床前候選藥物的研發投入增加所致。
除已獲批的百悅澤、百澤安和百匯澤外,百濟神州還有10余款自主研發產品處于臨床階段, 涵蓋小分子藥物及大分子藥物。
百悅澤用于治療原發性膜性腎病患者的三期試驗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組。
繼續推進sonrotoclax(BGB-11417、BCL-2 抑制劑)用于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R/R MCL)(NCT05471843)和復發或難治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細胞淋巴瘤(R/R CLL/SLL)(NCT05479994)的潛在注冊可用二期臨床試驗,并計劃于2023年下半年啟動sonrotoclax聯合百悅澤用于一線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全球注冊性臨床試驗,并且啟動sonrotoclax用于治療復發或難治性華氏巨球蛋白血癥(WM)的潛在注冊可用的全球性臨床試驗。
公司計劃于2023年完成在研TIGIT抑制劑歐司珀利單抗(ociperlimab)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三期臨床試驗AdvanTIG-302的患者入組。
計劃公布靶向BTK的嵌合式降解激活化合物(CDAC)BGB-16673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的1期試驗最新數據結果。
另外,將繼續推進其他自主研發項目和合作藥物候選物的臨床進展,包括HPK1抑制劑BGB-15025、抗OX40單克隆抗體BGB-A445、抗TIM3抗體surzebiclimab(BGB-A425)、PI3Kδ抑制劑BGB10188、第二線粒體來源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劑(SMAC)模擬物BGB-24714、CEA x 4-1BB雙特異性抗體BGB-B167以及LAG-3抗體LBL-007。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司仍在虧損又必須堅持高昂的研發投入境況中,公司手中是否有充足的資金就尤為重要。
截至2023年6月30日,百濟神州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85.69億元,而在2021年末、2022年末,該數額分別為258.75億元、201.11億元。百濟神州的賬面資金正在減少。
百濟神州在財報中表示,基于當前的經營計劃,公司認為有足夠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其他債權投資以滿足公司至少于未來12個月的預計運營需求,但可能不足以使公司完成全部目前預期的適應癥的所有藥物及候選藥物的全球開發或商業化推出,以及對額外項目的投資。因此,公司可能須通過公開或私募發行、債務融資、合作及許可安排或其他來源進一步募集資金。
(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 作者丨楊亞茹 編輯丨孫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