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耳邊響起《父親》這首歌,腦海里便思緒萬千。我與父親朝夕相處的點點滴滴如慢放的電影,在眼前閃過:泛黃的老照片上,父親抱著呱呱墜地的我開懷大笑;上大學時與父親分別時的難過不舍;入伍后第一次回家,與父親深情的擁抱……
【資料圖】
對父親最開始的崇拜源于一枚軍功章,那時的我很年幼,喜歡在家翻箱倒柜。有一天,從父親的書桌里翻出一個紅盒子,打開一看,竟是一枚金燦燦的獎章。我拿著它,興沖沖地找到了父親,向他炫耀我剛翻來的“寶貝”。
父親的軍功章
父親看后,沒有責怪,而是慈愛地將我抱起,向我講起了這枚軍功章背后的故事——那年,部隊舉行基礎訓練比武競賽,進入決賽的兩個坦克連隊比分膠著,父親最后一輪上場,能不能奪冠全在他的最后一搏,戰友們都將希望寄托在父親身上。背負著重任,父親上場了,啟動、前進、瞄準、射擊,一連貫的動作一氣呵成,炮彈精準命中目標。歡呼聲傳來,父親所在連隊以總成績排名第一奪冠……我依偎在父親身上,聽得入了迷。自那時起,從軍夢便在我心中悄悄發了芽。
父親作為我的榜樣,一直激勵我追光前行,“將來要成為像父親一樣的人”這個夢想伴隨我讀完了三年高中。高考結束后,我毫不猶豫地選擇報考軍校,選擇與父親當年一樣的兵種。當我把陸軍裝甲兵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送到父親手上時,父親手捧著嵌有坦克模型的錄取通知書,開心得像個孩子。那一刻,更加堅定了我的選擇。
剛入校的那段時間,我對家人的思念綿延不絕。每當我接通父母的視頻電話,父親總是一個勁兒地給我打氣:“爸爸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既然選擇了這身軍裝,就要承擔起身上的責任!戰勝荊棘泥濘,才能一路向前。要有鐵的意志、鐵的脊梁、鐵的作風、鐵的擔當!”
猶記得,新訓結束后,第一次穿上常服,興奮與激動難以言表??聪蜱R中的自己,恍惚間,我仿佛看到了父親當年的模樣。一樣的青春年華,一樣的風華正茂!
軍校生活讓我更加了解了軍功章背后的含義——那一枚枚金色的獎章是父親刻在練兵場上的榮耀,更是對他18年軍旅生涯的最好褒獎。從前的我只知道這是一份榮譽,現在更明白了榮譽的背后是千錘百煉和家國情懷。
時針指向今夏的六月,此刻的我正在緊張地訓練。每當我拿起鋼槍,父親的叮嚀便在耳邊響起。接過父親的“槍”,便是接過了沉甸甸的責任與擔當,我要以青春之名,磨打贏“利劍”,在自己的從軍履歷上續寫父親的榮光。
(指導人:張俊義 王敏)
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
作者:劉暢
責任編輯:張潤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