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也許,銀行卡斷卡行動,一開始就誤入歧途了。
斷卡行動以來,令很多民眾遭遇開卡困難、銀行卡被限額凍結等不便,給個人生活和工作帶來一定的麻煩,甚至激化了銀行和客戶之間的矛盾。
斷卡行動的初衷是為了打擊電信詐騙,保護民眾合法財產安全。然而在實施的過程中,很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和反詐部門,把相關工作和責任壓到銀行身上。
據悉,銀行之所以開卡嚴格、并對部分客戶進行限額、凍結(終止非柜面業務),并非銀行和儲戶過不去,更不是坊間所傳的銀行缺錢,而是因為:銀行卡涉嫌電詐、洗錢違法犯罪,除了卡主本人要被懲戒,甚至以幫信罪入刑之外,為涉案人員辦卡的銀行柜員、銀行網點(支行)都要承擔連帶責任。曾聽聞一些銀行柜員因為自己開出的銀行卡涉案,要到反詐中心接受調查并處以罰款500元的情況。
這一系列舉動下來,銀行的風險得到降低,但給廣大民眾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很多人不懂斷卡行動的相關規定就認為是銀行和自己過不去,把一切責任都歸咎于銀行,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銀行和儲戶之間的矛盾。
銀行卡只是資金的流通渠道,并不是電信詐騙實施的根本原因。如果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電詐犯罪還是照樣存在,只有從根源上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團伙,才是解決問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