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放棄GDR和赴歐上市,背后是何原因?
(相關資料圖)
6月28日,上海愛旭股份連發多份公告,其中兩條包括:宣布終止瑞交所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計劃,同時披露了一項60億元的定增計劃用于擴產。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收盤,愛旭股份報30.26元/股,跌幅2.23%。
在終止瑞交所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計劃公告中,愛旭股份表示,考慮到國內外市場變化,基于公司實際經營及財務情況、資金需求以及長期業務戰略規劃,為了充分保障所有股東的利益,公司與相關中介機構進行了深入探討,經過謹慎的分析和溝通后,決定終止本次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事項。
GDR退潮
愛旭股份于今年2月中旬宣布擬發行GDR并申請在瑞士上市,如今半年不到就放棄,到底是為什么?
GDR是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機制的一種,是指符合條件的兩地上市公司,依照對方市場的法律法規,發行存托憑證并在對方市場上市交易。2022年2月,中國證監會發布《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拓展政策適用范圍。境內方面,將深交所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納入;境外方面,拓展到瑞士、德國等歐洲主要市場。發行GDR獲取融資具有審核時間短、發行價格相對較高、募集資金用途相對靈活、轉讓限制較少等優勢,備受企業青睞。
值得注意的是,愛旭股份并不是第一家放棄GDR的。6月以來,魚躍醫療等多家公司都打了退堂鼓,這背后是何原因?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可能與近期出臺的GDR新規有關。
6月2日,滬深交易所分別就《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境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上市交易暫行辦法(2023年修訂)》(征求意見稿)》《深圳證券交易所與境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上市交易暫行辦法》(以下統稱《暫行辦法》)公開征求意見。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意味著監管層在優化互聯互通機制的同時,一定程度上約束規范上市公司發行GDR的行為。
新規的主要內容包括三方面:一是明確境外發行上市GDR應當符合的條件。即除了規定的發行條件外,還應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滿1年,且申請日前市值不低于人民幣200億元;二是明確GDR對應新增基礎股票發行上市申請的審核安排;三是加強全過程信息披露監管。上市公司在境外發行上市GDR的,應當在履行內部審議程序、向境外有關機構提交發行上市申請、GDR在境外發行上市和募集資金到賬等重要時間節點,及時披露進展情況。
在以上新規出臺之前,國內確實出現了一波赴歐上市的熱潮。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6月26日,已有56家公司正在籌劃或已發行GDR。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科達制造、杉杉股份、格林美、國軒高科、三一重工、欣旺達、方大炭素、格林美、美錦能源等多家公司成功上市。光伏行業中,隆基綠能近日剛剛披露了赴瑞士上市計劃預案,擬募資近200億元用于海內外項目建設。
不過,進入6月,部分企業陸續終止GDR計劃,如魚躍醫療、伯特利、杰瑞股份、領益智造等。
頻繁融資擴產
除了終止GDR,愛旭股份還發布了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資總額不超60億元的新計劃。該公司表示,45億元用于“義烏六期1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項目”,1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2009年11月的愛旭股份是全球光伏電池片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公司基于在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已經將業務領域逐步拓展至為客戶提供組件及整體解決方案,推出了以ABC電池技術為核心,融合能源技術和數字技術的“源網荷儲”光伏能源整體解決方案。目前擁有廣東佛山、浙江義烏、天津、廣東珠海四大生產基地。
2019年9月,愛旭股份通過借殼ST新梅,正式登陸A股資本市場。實控人陳剛在2019年入主公司后,愛旭股份就連續多次融資。2021年,愛旭股份推出行業首創的ABC電池,并在2022年推出基于ABC電池的高效組件。
2022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0.75億元,同比增長126.7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28億元,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損益的凈利潤21.65億元,盈利水平大幅增長;綜合毛利率13.73%;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52.29億元,同比增長1039.86%;資產負債率63.31%。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募投項目是愛旭股份2021年“夭折”募資方案中的募投項目。此次募投項目是擬在浙江義烏建設新一代N型ABC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85.16億元。項目建成后生產的新一代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采用市場認可的下一代先進電池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總投資85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45億元,其余40億愛旭股份稱將由公司自籌資金補足。然而,截至去年底,公司擁有貨幣資金大約為57億元,應收大約為12億元,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總額超過72億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短期債務17.66億,長期債務23.38億。而募投的工程總時長為18個月,如何在短時間內籌集足夠資金?
記者注意到,實控人陳剛拿下愛旭股份后,公司出現多次融資。2020年8月,愛旭股份向景林資產等19家機構成功募資25億元,主要用于“義烏三期年產4.3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2021年4月公司拋出了第二份35億元融資方案,用于“珠海年產6.5GW新世代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建設項目”和“義烏年產10GW新世代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第一階段2GW建設項目”。不過,2022年3月,愛旭股份叫停該募資方案,并從證監會撤回申報材料。但是兩個月之后,愛旭股份就向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陳剛控制的合伙企業橫琴舜和募資16.5億元,資金用途是上次叫停的第一個項目。
公司6月28日宣布終止GDR并在國內再融資的預案,是陳剛入主愛旭股份后的第四個融資方案,募投項目實際上是上次叫停方案的延續。能否如愿,還有待監管部門審核。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而愛旭股份卻還在盲目擴產。今年一季度,愛旭股份營收為77.45億元,同比出現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