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6月29日訊(記者 張洋洋)時隔四年,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下稱“MWC上海”)終于回歸線下。
作為通信界最負盛名的國際平臺之一,也是通信行業的發展的風向標,今年MWC上海有近300家參展商、贊助商及合作伙伴參與,在大會嘉賓陣容中,幾大運營商董事長全部參會,華為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也在列。
MWC上海闊別的這四年,也正好是中國5G商用的四年。根據《科創板日報》記者觀察,本次大會,圍繞通信的“5G變革”是一大關鍵詞。
(相關資料圖)
回看2019年MWC上海舉行時,中國5G商用牌照才剛剛發放,而如今,中國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領先的5G網絡。
5G有效推動了中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但5G改變社會的進程仍在路上。當5G發展進入下半場,如何推動這一技術在推動社會經濟數字化轉型中發揮更大作用?在久別重逢的這一次行業盛會上,來自產業界的代表人士,均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以融合創新推動通信行業發展
今年MWC上海開幕式,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是首位行業代表發言嘉賓,在他看來,當下的信息通信行業已經從策源創新階段、迭代創新階段進入融合創新階段。
楊杰這一觀點來源于,當下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形成多種技術之間相互支撐、齊頭并進的鏈式變革,呈現有機融合、系統創新的發展態勢,并加速融入經濟社會民生各領域、全過程,掀起了新一輪科技創新浪潮。
新階段新趨勢,既孕育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對產業轉變發展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楊杰認為,信息通信業要主動把握機遇、尋求突破,著力推動“三個融合”,力爭在新一輪科技創新浪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更快的發展。
楊杰所說的“三個融合”,指的是“CT、IT、DT技術融合”、“連接、算力、能力服務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產、生活、治理應用融合”。
而要實現深入推進“三個融合”的目標,楊杰認為需要充分匯聚各方力量,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緊密協作,由點及面帶動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
對此,楊杰提出,一是共同推動5G應用的縱深拓展。強化5G融合應用、示范項目的國際合作交流和最佳實踐推廣,加快多模、多頻、多形態智能終端研發,打造豐富多彩的5G產品服務,促進5G在全球的快速普及。
二是共同推動技術的演進升級。充分借鑒網絡創新發展經驗,推動全球在算力網絡的技術路線、演進方向等方面達成共識,加快算力網絡從理念構建走向產業實踐。同時,聚焦6G的發展,強化理論研究、技術攻關、場景探索的跨國、跨行業的合作,形成全球統一的6G標準、產業體系。
三是共同推動能力的互通共享,構建共生共贏的產業生態。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5G改變社會”的進程仍在路上
移動通信發展是持續演進的過程,對于5G建設和業務創新,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表示,如何更加充分地發揮5G網絡價值,打造更加成熟的全球產業生態,是產業界需要認真思考并推動解決的重要課題。
面向未來,柯瑞文指出,5G改變社會的進程如今仍然在路上。當前,人工智能正驅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演變,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向著更加多元、更加智能的方向不斷升級,這給5G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和空間,必須要抓住。
柯瑞文同時表示,產業界要一起攜手努力,加快創新融合應用、持續開展科技創新,推動5G高質量發展,筑牢數字中國建設的堅實底座。
在加快創新融合應用方面,柯瑞文認為,要加大與各行業的聯合創新力度,推動5G、云、AI等數字技術與產業發展更好融合,賦能傳統行業數字化升級,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同時,中國電信將加快5G在客戶多場景的融合應用,由單一場景向全場景能力整合升級,賦能企業降本提效和產品創新。
在持續開展科技創新方面,中國電信將持續推進5G核心技術攻關,以5G為抓手推動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能力提升。
圍繞網絡覆蓋和用戶體驗優化,通過多頻協同、低空無人機、ATG、手機直連衛星等手段,提供更加立體的全域接入能力;圍繞加快5G全云化進程,從核心網到邊緣云,全面實現云網資源的一體化調度和供給,提供高效的云網能力開放;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技術,用算力、算法和數據賦能5G,加快研發網絡大模型,實現智能云網服務。
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正在體系化開展6G智簡網絡架構創新,重點研究近域蜂窩融合(P-RAN)、空天地一體化等關鍵核心技術,并與標準組織和產業伙伴緊密合作,推動制定全球統一的6G國際標準。
▍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與AI共創、共進
現場關于中國聯通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今年的MWC上海開幕式演講之前,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還獲得了主辦方頒發的“2023年亞洲移動行業卓越貢獻獎”。直到獲獎人員名稱公布之前,沒有人知道該獎究竟會花落誰家,劉烈宏本人也很意外。
獲獎感言之余,劉烈宏在主題演講中不僅講到了5G,也提到了當下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
針對5G網絡建設,中國仍將持續引領5G產業創新發展。為此,劉烈宏表示,中國聯通一是打造5G精品網絡,深化與中國電信的5G共建共享,加快900GHz低頻打底網的建設,進一步提升農村及邊遠地區5G網絡覆蓋的,提供更好更優的電信普遍服務。
二是豐富To C和To H的5G殺手級應用,加快5G Advanced萬兆體驗商用,充分滿足裸眼3D、AR、VR等信息消費多樣需求,合力攻克5G多媒體消息、規模商用的難題,努力把現有用戶轉化為5G消息用戶。
三是推動To B和To G的5G規模化應用,攜手產業各方,盡快完成R18標準制定,加快推進芯片、模組、終端等產品研發與產業化,加速5G Advanced商用進程,進一步推動5G+工業互聯網深入核心生產環節。
面對可能觸碰下一個未來歷史節點的人工智能技術,劉烈宏稱,中國聯通積極擁抱智能時代,著力推動AI產業發展,拓展AI發展空間,將從三方面與AI共創、共進。
一是構建大算力平臺底座,讓AI用得起。構建集中訓練、分布推理、統一管理、彈性調度、自主可控、綠色低碳的中國聯通智算體系,打造面向大模型統一AI研發平臺,全面提供大模型訓練推理的服務能力。
二是構建多行業多場景的大模型,讓AI用得好。深入行業,貼近用戶,形成優質可信的大規模、多模態數據資源集,積極發展以通用大模型技術為基礎的行業大模型,推動人工智能為千行百業創造更大價值。
三是構建高可靠的安全體系,讓AI用得放心。建立涵蓋硬件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模型算法可信,增強個人信息保護的人工智能內生安全體系。
▍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5.5G是必然之路
本次大會,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的演講主題是“擁抱5G變革”,她表示,目前我們正處在5G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而5.5G是5G網絡演進的必然之路,終端已經做好了準備,未來5G將會創造更多的可能。
孟晚舟認為5G在持續制造商業價值、產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全球5G商用至今已經4年,由5G、云、AI引發的鏈式反應正在不斷創造新業態,5G加速了云手機、新車聯、裸眼3D、XR沉浸式體驗等新型應用的爆發,5G技術的應用顯著拉動了“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據統計5G在2022年直接帶動了中國經濟總產出1.45萬億,移動終端+社交媒體+視頻已經成為了消費主場景。她強調,5G只有成為生產系統的一部分,才有可能實現行業的規模應用。
對于5G的未來之路,孟晚舟表示,5.5G是5G網絡演進的必然之路/5.5G時代包括10Gbps體驗、全場景物聯、通信感知一體、L4級別自動駕駛網絡和綠色ICT的5大主要特征中,網絡下行萬兆、上行千兆、千億聯接、內生智能的網絡特征已經明確,從5G到5.5G,將會更好地匹配人聯、物聯、感知、高端制造等場景,孵化更多的商業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