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緊接著證監會又宣布三項政策,包括收緊A股IPO及再融資、調降融資保證金和限制部分減持。
有機構分析表示,2000年后共對印花稅做出4次調整,主要涉及稅率高低和征收方式,調整主要政策目標是維系證券市場宏觀穩定,每次對印花稅的調整均可以帶動短期交易情緒上升。從原理來說,主要是因為印花稅下降有助于降低投資者成本,從而有利于促進市場成交規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重磅利好密集傳來的同時,機構對市場的預期愈發樂觀。中信證券指出,當前正處政策落地期,預計經濟將逐月環比改善;回購潮與自購潮預示下市場底部特征日益明顯;
截至2023年8月25日,上證指數收跌0.59%,報3064.07點;深證成指收跌1.23%,報10130.47點;創業板指收跌1.17%,報2040.40點。兩市總成交額7662.92億元。
盤面上看,房地產服務、環境治理、保險,位居漲幅榜前三,分別上漲1.98%、1.15%、1.14%。通信設備、IT服務、計算機設備,位居跌幅榜前三,分別下跌5.15%、4.78%、4.27%。
ETF方面,截至上周五收盤,創業板ETF(159915)下跌1.14%,報價1.99元,收盤成交額已達13.62億元,換手率3.42%。
拉長時間看,近10個交易日內有7日資金凈流入,合計“吸金”6.86億元,日均凈流入達6864.57萬元。
規模方面,創業板ETF近半年規模增長159.58億元,實現顯著增長,新增規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名。
數據顯示,杠桿資金持續布局中。創業板ETF本月以來融資凈買額達1070.01萬元。
從估值層面來看,創業板ETF跟蹤的創業板指數最新市盈率(PE-TTM)僅29.11倍,處于近3年4.12%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3年95.88%以上的時間,處于歷史相對較低位置。
創業板ETF緊密跟蹤創業板指數,創業板指數是深交所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核心指數之一,由最具代表性的100家創業板上市企業股票組成,反映創業板市場層次的運行情況.創業板指數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高,成長性突出,兼具價值尺度與投資標的的功能.。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31日,創業板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寧德時代、東方財富、邁瑞醫療、匯川技術、陽光電源、溫氏股份、愛爾眼科、中際旭創、億緯鋰能、智飛生物,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51.05%。
創業板ETF(159915),場外聯接(C類:004744;A類:110026)。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