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汽車智能化的浪潮中,芯片是汽車的 " 心臟 ",也是汽車產業鏈中最為核心的部件之一。然而,由于芯片的研發難度高、成本高、周期長,國內汽車企業長期依賴于國外供應商,導致芯片供應受制于人,成為制約汽車智能化發展的 " 卡脖子 "。
為了打破這種局面,吉利汽車早在 2019 年就開始布局自主研發芯片的 " 中國芯 " 戰略。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億咖通科技與安謀中國共同出資成立的湖北芯擎科技,成功研發出國內首顆 7nm 車規級 SoC 芯片—— " 龍鷹一號 "。
這顆芯片采用業界先進的 7nm 制程工藝,集成了 88 億顆晶體管,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和 AI 能力,可支持多達 11 路相機輸入和 7 塊高清顯示屏輸出,可實現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多種功能。據悉," 龍鷹一號 " 已經完成車規級認證,并將于 2022 年量產上車。
" 龍鷹一號 " 的誕生,不僅是吉利汽車造芯夢的實現,也是國內汽車芯片行業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標志著吉利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的領先地位,也展示了中國汽車企業在自主創新方面的決心和能力。" 龍鷹一號 " 將有助于提升國內汽車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為中國汽車智能化發展扭斷 " 卡脖子 " 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