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暑假,來自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動力工程學院的同學們前往重慶市潼南區壽橋鎮,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不僅輔導留守兒童寫作業,宣講防溺水安全知識,臨走前還留下了幾堵手繪文化墻,深受當地居民歡迎。
孩子們看到當地有一些空白的墻壁,在征得當地政府部門同意后,用準備好的顏料和畫筆,頂著烈日,花了6天時間完成了四堵墻的繪畫,不僅美化了鄉村環境,也將藝術融入鄉鎮生活。
一墻一文化,一畫一風景。帶隊老師馬康寧認為,學生們在墻繪過程中默契配合,互幫互助,在炎炎烈日之下揮汗如雨,雖然不是美術專業,但他們用辛勤的付出為壽橋鎮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也在這個過程中成長,留下了屬于自己的足跡。這也是該校“訪聚百強鄉鎮,擎畫振興藍圖”發展成就團的活動。
當地村民非常喜歡學生們留下的這份“禮物”,他們還熱情地發出邀約:“明年暑假請你們再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