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大會作為NBA每年最重要的"固定節目",歷史上大部分的超巨都是通過選秀大會進入到的聯盟當中,而像84鉆石一代,96黃金一代,03白金一代都是非常經典的選秀。而在提到2010年以來NBA比較出名的選秀大年,人們往往想到的都是2014年、2018年等等,而歐文等球星來自的2011屆的選秀大會總是會被忽略,甚至可以說這一屆可能是近些年來最被低估的選秀大會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當年的選秀,并通過球員們取得的各種成就和實力來重新排列一下前十順位。
10.特里斯坦湯普森(原首輪第4順位)
生涯場均:9分8.4個籃板1次助攻
(資料圖片)
當年湯普森參加選秀的時候,憑借著出色的機動性和防守能力在首輪第四順位就被騎士給選中了,雖然進攻端的得分手段比較粗糙,但他還是靠防守在聯盟里站穩了腳跟。后來詹姆斯回歸騎士之后,湯普森也有了在更大的舞臺上展現自己天賦的機會,2016年騎士奪冠的時候,湯普森也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
不過就在奪冠之后湯普森就開始放縱自己了,場外的他一直都深陷桃色新聞,這也導致他在場上的表現有了急速的下滑。后來詹姆斯離開騎士之后,雖然湯普森的表現有所回暖,但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數據是摻了水份的,所以后來他不僅失去了大合同,同時也差點失去了在這個聯盟繼續打球的機會。
9.博揚博格丹諾維奇(原次輪第1順位)
生涯場均:15.5分3.6個籃板3.6次助攻
2011年博揚被選中之后他并沒有直接進入聯盟,直到2014-2015賽季他才正式登陸NBA,所以第一年打NBA的時候他就已經25歲了,而當時他的即戰力相比于一些年輕球員還是有些優勢的,所以他加入籃網之后還是得到了足夠的上場時間,而博揚也把握住了籃網給他的機會留在了聯盟當中。
后來加盟步行者之后,博揚逐漸打出了自己的巔峰期,作為一個鋒線射手,他的三分還是比較值得信賴的。2019年博揚又轉會到了爵士,在這里他也打出了生涯第一個場均20+的賽季,只不過由于球隊始終在季后賽無法取得突破,所以去年他就被交易到了活塞,而34歲的博揚場均依然能夠砍下21.6分,因此他也和活塞簽下了一份大合同。
8.托拜厄斯哈里斯(原首輪第19順位)
生涯場均:16.2分6.1個籃板2.3次助攻
雖然哈里斯當時也是一個首輪秀,但被雄鹿選中之后他剛開始并沒有獲得什么上場時間,而且在他職業生涯的第二個賽季,哈里斯就被交易到了魔術,也真是這次轉會改變了哈里斯的職業生涯。自從被交易到了魔術之后,哈里斯就獲得了新球隊的重視,所以他的個人表現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之后不管是在活塞、還是快船,哈里斯場均都能穩定貢獻15+的得分,雖然比不上那些明星球員,但巔峰時期哈里斯的表現已經足以幫他拿到一份還不錯的合同了。不過2019年76人為了留住哈里斯,直接奉上了一份5年1.8億美元的合同,雖然哈里斯很出色,但這份合同明顯是有些溢價了,這也導致他現在成了76人陣容里的燙手山芋。
7.尼古拉武切維奇(原首輪第16順位)
生涯場均:17分10.5個籃板2.8次助攻
當年武切維奇被76人選中之后,他新秀賽季場均僅能貢獻5.5分4.8籃板,所以他只在費城待了一個賽季就被交易到了魔術。不過自從被交易到了魔術之后,武切維奇的職業生涯也發生了轉機,在這里得到重用的他第一個賽季場均就能砍下13.1分11.9籃板,這與他新秀賽季的表現簡直是天差地別。
之后武切維奇在魔術就成為了聯盟里出了名的兩雙機器,而他在魔術最巔峰的一個賽季就是2018-2019賽季,那一年他場均能夠砍下20.8分12籃板3.8助攻,這一次他也終于帶領球隊打進了季后賽。后來武切維奇又被交易到了公牛,不過他也多次證明了自己不是一個季后賽球星,公牛想要以他為核心奪冠的話還是比較困難的。
6.伊塞亞托馬斯(原次輪第30順位)
生涯場均:17.7分2.4個籃板4.8次助攻
在2011屆的選秀大會中,小托馬斯很有可能是其中最不被關注的一位球員了,身高只有1米75的他在外界看來是不可能在聯盟里立足的,更別說能打出名堂了。不過所幸選中小托馬斯的沒有戰績要求的國王,所以他在這里獲得了一些上場時間和球權,而他也用場均11.5分4.1助攻的表現證明了自己是有打NBA的實力的。
2013-2014賽季,小托馬斯場均能夠砍下20.3分6.3助攻,這個時候外界就沒有再質疑他了,雖然他依然有著非常明顯的缺陷,但當初沒人能想到他居然能在NBA成為一名場均20+的得分手。后來加盟凱爾特人之后,在斯蒂文斯的體系下,小托馬斯打出了生涯最佳一季,場均28.9分5.9助攻,雖然他在那之后就因傷病迅速隕落了,但巔峰時期的他也贏得了人們的喝彩和"地表最強175"的稱號。
5.肯巴沃克(原首輪第9順位)
生涯場均:19.3分3.8個籃板5.3次助攻
作為黃蜂隊史上為數不多的全明星,當初沃克進入聯盟的時候雖然順位不算低,但由于身體素質和三分的原因,他也是飽受質疑。后來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沃克終于將自己的三分提升到了優秀的水準,雖然防守端因為身高的原因無法改善了,但最起碼巔峰時期的沃克將進攻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好。
2018-2019賽季,沃克場均能夠砍下25.6分4.4籃板5.9助攻,最后他也入選了生涯唯一一次的最佳陣容,但由于他想要爭奪總冠軍,所以最后他也不得不離開了這里。在黃蜂效力了8個賽季的沃克,成為了這里的隊史得分王,雖然他巔峰時期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全明星球員,但對于黃蜂來說沃克配得上蜂王這個稱號。
4.克萊湯普森(原首輪第11順位)
生涯場均:19.8分3.5個籃板2.3次助攻
湯普森同樣作為勇士王朝的元老之一,當初他被選中之后很快就展現了自己在三分線外的天賦,新秀賽季他場均就能以41.4%的命中率投進1.7記三分。后來湯普森就和庫里同時成為了球隊的核心后衛,打法更偏向無球的湯普森作為庫里身邊的二當家,他也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定位,在他們兩個的帶領下,勇士沒用多長時間就崛起了。
2015-2016賽季,當庫里打出了歷史首個全票MVP賽季的同時,湯普森也打出了個人職業生涯表現最好的賽季,場均22.1分,并且能以42.5%的命中率投進3.5記三分。也正是那個時候開始,他和庫里的組合被稱為了"水花兄弟",后來如果不是湯普森十字韌帶撕裂,勇士可能就成就了21世紀的第二個三連冠。如今大傷歸來之后,雖然比不上最巔峰的時候了,但湯普森依然是現役最好的射手之一。
3.吉米巴特勒(原首輪第30順位)
生涯場均:22.9分5.9籃板5.3助攻
剛進入聯盟的時候巴特勒在進攻端的表現可以說是糙漢一個,不僅投射不怎么準,就連突破能力也非常一般。那時候巴特勒能在聯盟里站穩腳跟,完全就是憑借著在防守端的表現,在職業生涯的第三個賽季巴特勒就入選了最佳防守陣容,而且巴特勒的進攻雖然糙,但并不是徹底無法改變的那種,所以在球隊的培養下,巴特勒后來也成為一名場均20+的得分手。
在公牛后期巴特勒基本上就是聯盟中攻防比較均衡的球員之一了,但最關鍵的還是他身上的領袖氣質,這一點在森林狼和76人凸顯的非常明確。在巴特勒的帶領下,這兩支球隊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這也是為什么2019年熱火愿意以頂薪的合同簽下巴特勒的原因。而如今4年過去了,熱火的這次決定顯然沒有出錯,簽下巴特勒之后,他們兩次打進總決賽,在東部他們也成為了最硬的球隊之一。
2.凱里歐文(原首輪第1順位)
生涯場均:23.4分3.9個籃板5.7次助攻
作為自詹姆斯以后騎士選中的第一個狀元秀,當年歐文身上也是承載了非常大的壓力,所有人都期盼著他成為下一個"詹姆斯"帶領球隊走出困境。不過雖然歐文的天賦非常出眾,但顯然是無法跟詹姆斯相比的,所以生涯前兩個賽季雖然歐文的個人表現還算出色,但球隊的戰績卻依然沒有任何好轉。
2014年,詹姆斯選擇回歸騎士之后,再次將這支球隊暴露在了聚光燈之下,而歐文也有了在季后賽甚至是更大的舞臺上證明自己的機會。在2016年的總決賽上,騎士成為了歷史上首支1-3逆轉的球隊,而歐文在搶七大戰中迎著庫里投進的制勝三分也成為了歷史上最偉大的進球之一。雖然近幾個賽季歐文飽受爭議,但球場上歐文的實力還是沒得說的。
1.科懷倫納德(原首輪第15順位)
生涯場均:19.6分6.4個籃板3次助攻
當年馬刺為了得到倫納德,不惜把自己已經培養出來的喬治希爾給送到了步行者,而后面的事實也證明了馬刺的眼光確實比較毒辣。倫納德進入聯盟之后,很快就融入到了球隊的體系當中,雖然算不上出道即巔峰,但是以倫納德的實力和性格是非常適合在馬刺打球的,2014年成為FMVP之后,倫納德也慢慢接過了球隊大當家的位置。
不過之后由于傷病的原因,倫納德和馬刺的關系出現了裂痕,并且最終雙方也是鬧得不歡而散。但這并沒有影響到倫納德的狀態,他在加盟猛龍的第一個賽季就給這里帶來了總冠軍,而他也拿到了生涯第二個FMVP。奪冠之后,倫納德又選擇加盟了快船,可惜的是因為傷病原因,這幾個賽季快船始終未能奪冠,但所有人都知道健康的倫納德有帶隊奪冠的實力,所以快船現在依然愿意為了奪冠交著高昂的奢侈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