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力搶修道路保通信
十渡鎮是北京房山深山區的人口大鎮。洪水肆虐后,通往十渡的多條道路損毀嚴重。8月5日凌晨,全長20.5公里的淶寶路南線(張坊至十渡)被打通,救援和運輸物資車輛可以開進斷路數日的北京十渡鎮核心區。
【資料圖】
在北京市門頭溝區,隨著武警、消防、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聚集,妙峰山鎮已經成為北京市門頭溝區山區救災的前線指揮部。目前,妙峰山鎮正抓緊恢復各村應急交通、供水、供電、供氣和通信等基礎設施“生命線”。截至8月5日中午,全鎮17個村道路已經全部打通;供水方面,通過向各村分配發電機和消毒劑,隴駕莊、炭廠等4個村已實現水井供水;供氣方面,通過協調“送氣下鄉”,隴駕莊等9個村已實現液化氣供應。
隨著防汛救災通信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北京受災區域通信逐步恢復。記者從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獲悉,目前全行業在房山、門頭溝、昌平3個區總計投入130支保障隊伍。經過近5天奮戰,所有失聯村全部復聯。
河北涿州供水供電有序恢復
近日,京津冀等地出現極端降雨過程,河北涿州市全市受災人數13萬余人,受災村居146個,面積225.38平方公里,啟動安置點57個。
“再來點人過來卸車。”在涿州職教中心學運樓前,志愿者們正從車上搬運物資。學校內小會議室已經改成應急室,為轉移群眾提供食物。大會議室和階梯教室變成了物資儲備庫,整齊擺放著水、方便面、面包等物資。
職教中心是目前涿州市最大的轉移群眾安置點。轉移群眾被安置在學生宿舍。來自清涼寺街盧家場村的毛立超,目前家里6口人都住在這里。“現在村里還有人被困,救援隊員在日夜緊張救援,村里也有人被陸續安置過來。”毛立超目前狀態良好,并成為服務轉移群眾的志愿者。
涿州市職教中心黨總支書記韓雪松說,現在轉移群眾情緒穩定,一日三餐免費供應。
涿州市碼頭鎮是受災較為嚴重的地區,地處該鎮的涿州市三中轉移群眾安置點是涿州市接收轉移群眾最多的安置點。校長甄清說,學校作為安置點于8月2日晚上10點開始啟用,最多時接收4500人。學校安排了35位教師24小時進行服務保障。
“能來電太好了,好幾天沒有電,手機也沒法用。救援隊大老遠跑過來支援,真是太感謝了。”8月4日在涿州市翡翠濱江小區院內,8臺應急電源車“嗡嗡”作響,該小區電力基本得到保障。居民肖季鳳說,來電后趕緊聯系了親戚朋友報個平安。
“我們8月3日中午到達涿州集合點,當天晚上10點領到任務,來翡翠濱江小區保障供電。”國網山東電力應急發電組負責人侯乃乾介紹,經過5個多小時的搶修,8月4日凌晨4點左右小區基本用電恢復。
據了解,為保障民生用電,在國家電網公司的統一調度指揮下,已有90臺應急電源車從天津、河南、山東等地馳援涿州。
受洪水沖擊,涿州市供水設施受損。為讓受災群眾及時吃上干凈水,截至8月4日晚上6點,涿州市已建成兩個臨時制水供水站點,制水、檢測、調試、出水均已完成,預計每天可制水960噸。
天津西青妥善安置轉移群眾
8月3日以來,針對天津市部署蓄滯洪區內人員轉移相關任務,天津市西青區相關部門立即啟動安置點,居住、醫療、食品等保供物資陸續到位,為來自靜海區的1298名轉移安置群眾提供各方面保障。
西青區與靜海區隔岸相望,西青區東淀蓄滯洪區也有700余人需要安置轉移。8月3日,西青區委書記朱財斌來到西青區辛口鎮、赤龍南街轉移安置點,督導群眾安置保障工作,看望慰問轉移安置群眾。西青區應急局主要負責人帶領相關人員實地核查東淀蓄滯洪區轉移安置和重點區域巡查管控情況。截至8月3日12時,西青區辛口鎮、楊柳青鎮轄區內東淀蓄滯洪區人員全部完成轉移。
西青區赤龍南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朱德利表示,與西青區轉移安置點相同,赤龍南街安置點為靜海轉移群眾配備了工作專班,并在前期做好了物資統計、物品安置、設施設備檢查調試、衛生保潔、醫療保障等工作,實施24小時值班值守,隨時做好各項安置保障。
吉林提前部署強化預警
日前,吉林省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水過程。截至5日8時,吉林省累計會商研判980次、發布預警信息3674次,預防性轉移人員79745人。目前,吉林省本輪強降雨過程已基本結束。
8月1日20時至4日15時,吉林市舒蘭市迎來持續強降雨,部分鄉鎮、村屯受災。8月3日23時10分,按照省、市防指部署要求,舒蘭市防指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提升至一級,已成立搶險、保供等8個工作組全力開展搶險救災工作。截至目前,舒蘭市已陸續轉移受災群眾14380人。
受臺風影響,長春市下轄的榆樹市拉林河流域沿岸8個鄉鎮近4萬人、農作物近4千公頃將受影響。對此,長春市、榆樹市迅速行動、提前部署。長春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緊急會商研判,要求榆樹市迅速確定防御重點,及時轉移受威脅群眾。截至目前,榆樹市8個鄉鎮、31個村的18941人已安全轉移。
長春市應急、氣象、水務、水文等防指成員單位加強會商研判,加密監測預報頻次,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引導群眾防災避險。石頭口門水庫、新立城水庫及11座前期蓄水較多的中型水庫提前開閘預泄、騰庫迎汛。
榆樹市各鄉(鎮)街、各部門提前行動,對江河、水庫、塘壩等區域持續開展巡堤查險,組織涉險村屯群眾轉移避險。對3處地質災害點加強防范,建筑工地全面停工,鐵路下沉道口適時禁行并設置警戒標識,搶險隊伍、車輛設備24小時待命。此外,榆樹市還成立了除險加固工作組,對卡岔河流域國堤加固加高增厚。
黑龍江尚志黨員沖鋒隊堅守一線
本輪強降雨已造成黑龍江省尚志市17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截至8月5日10時,黑龍江省尚志市受災人口50495人,其中提前轉移安置18953人。
尚志市第一時間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接令即行,切實當好群眾“撐傘人”,在防汛工作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據了解,尚志市已組成106支黨員沖鋒隊,7800余名機關干部、1000余名村(社區)兩委成員、68名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2000余名網格員和民兵24小時堅守在防汛一線,用硬核擔當挺起防汛救災的堅強脊梁。
尚志市委、市政府提前預判螞蟻河水情,開展“敲門行動”,將河流兩岸附近所有平房及居民樓群眾緊急轉移避險,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在螞蟻河上下游河段周邊組織人員、機械,通過壘筑沙袋、緊急排水等方式構筑1米至2.5米高的圍堰,圍堰總長度達3公里以上,力爭將損失降到最小。
在尚志市東和小鎮段,當地提前設置圍堰,并先后3次組織加固圍堰,為人員安全轉移創造了條件。當地專門安排公安、城管等部門設置警戒線,對河流兩岸區域嚴看死守,防止無關人員車輛靠近,杜絕次生災害發生。
8月3日,螞蟻河洪峰過境尚志鎮,尚志鎮鉑金華府周邊區域淹沒圍堰2米以上、東和小鎮等區域淹沒圍堰1.5米以上,涉及區域所有居民小區均有社區干部包保,食品、藥品等生活物資充足。
以萬全準備應對萬一可能
進入主汛期以來,我國多地出現極端降雨過程,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了不少損失。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災,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防汛救災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天大的事,容不得半點閃失,不能有絲毫松懈。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強化“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增強防汛抗洪工作的積極主動性,以萬全準備應對萬一可能,持續研判風險形勢,高度警惕“黑天鵝”,防范“灰犀牛”,時刻繃緊弦、拉滿弓。
當前,最主要也是最首要的,就是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各地區各部門要繼續指導做好人員搜救和善后處置。圍繞受災群眾的實際需求,全力開展救治工作,做好救援人員安全防護,科學安全施救。有序開展災后重建工作,讓災區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自然災害具有很強的破壞性、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特別是今年厄爾尼諾疊加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極端天氣的突發性、反常性更加凸顯。
當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部分地區極端降雨過程尚未結束,8月份也是我國一年當中臺風生成和登陸最多的月份。因此,要清醒認識今年雨情風情汛情的極端特殊性,全面落實黨委、政府防汛救災主體責任,落實落細防汛措施,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緊盯防汛重點部位、薄弱環節,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因地因時因勢細化預防、搶險救援、災后重建等各項工作,以各項防范措施的確定性來應對汛情的極端性和不確定性,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