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全國開展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影響,港股生物醫藥股在8月2日再次出現集體下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鈦媒體APP不完全統計,包括榮昌生物(09995.HK)、加科思-B(01167.HK)、康諾亞-B(02162.HK)、云頂新耀-B(01952.HK)、康希諾生物(06185.HK)等均呈現下跌走勢,其中榮昌生物跌幅最大,盤中低見16%,領跌該板塊。
截至發稿前,榮昌生物股價報39.1港元,跌13.69%;加科思-B股價報4.39港元,跌7.77%;康諾亞-B股價報51.6港元,跌7.19%;云頂新耀-B股價報19.88港元,跌5.56%;康希諾生物股價報28.55港元,跌5.46%。
據悉,7月2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北京召開動員會,部署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會議指出,要以監督的外部推力激發履行主體責任的內生動力,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加大執紀執法力度,緊盯領導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集中力量查處一批醫藥領域腐敗案件,形成聲勢震懾。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上述會議是九部委部際聯席會議,今年增加到了十四部委,而且中紀委國家監委也開始介入醫藥腐敗問題整治工作。側面反映出今年的醫藥反腐比往年力度要大得多。
除上述會議外,近兩個多月來,國家層面已展開多次會議探討“醫療腐敗”這一復雜的社會問題,目的是在推進醫療改革的同時,為百姓提供安全、高效、公平、便捷的醫療服務。
時間由遠及近來看,5月10日,衛健委等發布2023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不正之風工作要點”,與以往例行發布不同之處是,“糾風”成員單位從9個增至14個。
7月15日,國家醫保局等發布《2023年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工作的通知》,選定醫學影像檢查、臨床檢驗、康復三個領域作為檢查重點。檢查范圍為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間醫保基金使用和管理情況。
7月21日,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視頻會議召開,強調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懲處腐敗;針對醫藥領域生產、供應、銷售、使用、報銷等重點環節和“關鍵少數”;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
7月25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已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草案共修改補充刑法7條,其中包括“在組織人事、執紀執法司法、生態環保、財政金融、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幫扶救災、養老社保、教育醫療等領域行賄”的情形,從重處罰。
監管面出手、政策端收緊,反應到資本市場的最直接表現就是生物醫藥板塊的持續下挫。但針對行業前景,不少券商機構給出“醫藥估值被拉低,可以戰略性布局”的建議。
其中,方正證券指出,當下醫藥行業的估值水平和基金持倉仍在2022年9月最底部附近徘徊,而行業成交額占比更進一步下降,2023Q2非醫藥基金持倉占比降到近六年的歷史最低位的4.49%,因此該行強調醫藥持倉、情緒、估值等多重底部區間已現,或許已經到了可以戰略性布局的時刻。估值方面,截至7月28日,中證醫藥衛生指數最新PE為27.88倍,處于近10年7.74%的分位數,即在近十年維度估值低于92%以上的時間。
山西證券認為,上半年醫藥板塊的結構行情主要體現在仿制藥升級、中藥、中特估等主線上。隨著公共衛生防控過去,外部宏觀環境趨于穩定,醫藥板塊正處于近十年的估值底部。下半年依然認為確定性就是機會,自下而上尋找標的,建議關注外部宏觀環境邊際改善疊加產業升級趨勢下的創新藥板塊、國產替代下的醫療器械和設備、估值合理業績確定的仿制藥板塊、政策利好下估值合理的中藥個股等。
具體策略方面,平安證券認為可以著重關注三個領域:首先,創新藥關注非腫瘤差異化治療領域。腫瘸治療領域相同靶點扎堆現象嚴重,構建非腫瘤治療領城新賽道的差異化競爭是創新藥的另一個發展方向。其次,中特估板塊重點關注中藥及醫藥流通,醫藥是“中特估”核心主線之一,重點要關注政策支持的中藥板塊與估值低且邊際向上的流通板塊。再次,器械板塊疫后復蘇,看好后續表現。建議優選其中基本面過硬,具備長發展邏輯的公司。(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陳偉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