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IDC發布了首份《中國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平臺市場份額》調研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平臺市場規模為8,548萬美元,相較于2021年實現了21.8%的同比增長。
其中,奇安信在2022年持續進行產品技術能力創新,并在石油石化、電力、軌道交通、智能制造等多個行業落地標桿案例,同比增長達46.1%,達到行業平均增速的兩倍以上,并以11.4%的市場份額位列前茅。
報告顯示,IDC定義下的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平臺是針對工業網絡中安全產品和安全信息進行集中管理和分析的綜合平臺產品,能夠實現安全策略的統一配置、安全威脅的關聯分析、安全事件的統一處置以及安全狀態的統一監控等網絡安全管理能力。
奇安信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平臺(IMAS)依據工控系統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的優先級創新性的提出適用于工業場景的安全管理方式,對工業生產業務的資產運行情況、安全設備運行情況、業務安全域風險情況、安全威脅分析和事件進行統一管理。與此同時,結合奇安信工業安全產品構建了層次清晰、定位明確、融合聯動的工業互聯網安全產品體系和解決方案,成功應用于石油石化、電力、軌道交通、智能制造、鋼鐵、水務、礦山等垂直行業落地,打造了多個行業標桿案例。
除此之外,奇安信還承擔了多個工信部門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中的國家項目,協助石油、發電、新能源車企、煤礦、化工等龍頭企業,進行了工業安全管理與分析平臺的建設。
隨著國內大力開展數字化經濟建設,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和新型應用模式,既是數字產業化新的增長點,又是產業數字化新的基礎設施,已成為推動數字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和實體經濟躍升的加速器。同時越來越多的工業控制系統與互聯網連接,傳統相對封閉的工業生產環境被打破,導致工業企業安全風險點增多、風險面越來越大。近幾年工業場景的勒索安全事件快速增長,正是這種風險的外在表現。
面對嚴峻的工業網絡安全環境,“等保2.0”、《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指南》、《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要求》等工業互聯網安全法律法規加速落地,為企業做好安全防護建設提供了依據,快速指導工業企業安全發展。
鑒于此,奇安信工業安全管理與分析平臺將緊密貼合安全發展趨勢,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和威脅分析能力,結合實戰攻防的需求,針對工業企業面臨的勒索、挖礦等事件進行專項場景化分析,通過攻擊鏈分析提前發現威脅隱患。同時平臺將根據應用實戰的要求進一步與安全設備聯動,深化平臺和設備的管理,通過各設備的數據分析結果,在應急情況下能夠通過平臺的指揮快速進行威脅處置。最后平臺將依托奇安信集團安全服務優勢,在建設了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平臺的基礎上,為企業實現全生命周期工業互聯網安全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實現安全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