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 文|錢雯雯 編|深海
近日,*ST日海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二部下發的問詢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問詢函指出,2023年6月9日晚間,*ST日海披露了《關于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公司2022年年報問詢函的回復》。其中回復,“2023年通信市場復蘇勢頭強勁,隨著國內數字基建的投資力度加大,運營商及政企客戶招標頻次和規模同比有所增加,對公司無線通信模組業務、通信設備業務、工程服務業務有積極的影響,公司將積極把握市場機會,爭取更多項目機遇”。
但根據公司披露的《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你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35億元,同比下降26.30%,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0.73億元,虧損額同比增長48.84%。
對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2023年第一季度經營業績未能改善的原因,公司在回復中提出的聚焦主業、降本增效措施是否得到有效執行,進一步核實你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不確定性。請年審會計師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另外,報告期內,*ST日海應收賬款壞賬損失發生額為3.35億元,長期應收款壞賬損失發生額為1.06億元,其他應收款壞賬損失發生額為0.93億元,存貨跌價損失及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損失發生額為1.80億元,上述減值損失發生額合計7.14億元,較公司2021年度追溯調整后的減值損失發生額3.10億元增長130.47%。
深交所要求*ST日海進一步核實上述資產減值跡象在以前年度是否已經出現、以前年度計提的減值準備是否充分,公司在對2019-2021年度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的過程中是否已充分補計提相關資產減值準備。請年審會計師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上述相關問題,截止目前*ST日海尚未回復。值得關注的是,*ST日海還因歷史事項面臨投資者的索賠。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簡稱“大華所”)對*ST日海2021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對公司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大華審字[2022]0011261號)。
其中形成無法表示意見的基礎包括因疫情影響導致審計范圍受限、財務報告相關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無法確認部分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充分性和恰當性、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賬面價值的準確性、其他應收款中個人備用金是否存在應結轉費用或成本而未結轉的情形以及壞賬準備計提是否充分。
*ST日海也因2021年度財務報告被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以及公司2021年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上述事項分別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修訂)第9.3.1條和第9.8.1條規定的情形,公司股票交易自2022年5月6日起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風險警示”。
天眼查顯示,*ST日海成立于2003年,注冊資本為3.74億元,公司作為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包含無線通信模組、通信設備、通信工程服務三個板塊。
公司的經營業績并不理想。據公司財報顯示,公司的經營業績并不理想。據公司財報顯示,近三年公司營收從2020年的39.4億元,下滑至2022年的33.61億元。凈利潤及扣非凈利潤更是連續3年為負,2020年-2022年公司凈利潤分別虧損-7.6億元、-1.63億元及-12.76億元;2020年-2022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8.4億元、-0.28億元及-12.5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