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何海燕?王鵬飛
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扛起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為實現“美好生活看信陽”提供有力科技支撐,4月20日上午10時,信陽市召開2023年第一季度科技創新工作新聞發布會。
據悉,今年的信陽市委經濟會和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均對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0.97%。
發布會上,信陽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曉赟對市政府制定出臺的《信陽市鼓勵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若干政策措施》作出解讀。
黃曉赟表示,該政策的出臺,有效激發了信陽市全社會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促使全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達到23.4億元,增長48.9%,增速排名全省第2;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0.77%,比上年提高0.21個百分點,增長量排名全省第4。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34家,評價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503家,累計發放“科技貸”資金3.4億元;信陽高新區成功入列“國家隊”,豫東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揭牌成立,擁有國家級各類平臺載體(基地)14家,省級各類平臺載體達140家,院士工作站、中原學者工作站、重點實驗室、農業科技園區等省級創新平臺數量均位居全省前列。積極開展“蘇信合作”、“科技招商”等工作,與蘇州大學等進行深入科技合作;通過選派高校、科研院所高層次人才到企業兼任技術副總,解決企業卡脖子難題,“科技副總”工作經驗做法被全省復制推廣。全市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企業創新主體意識不斷提升。
下一步,信陽市科技局將聚焦“1335”工作布局,全面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大力聚集科技創新要素,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科技人才引育,持續優化創新環境,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堅定走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華山一條路”!
發布會上,信陽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許永,市科技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金世明和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強就發布內容分別回答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