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清華大學主辦的“202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以“堅定信心,高質量金融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于5月20日至21日在京舉行。
(資料圖片)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在會上表示,中國可持續金融的發展與國際合作形成了良性循環。在參與國際協調合作的過程中,最新的國際進展也會對國內發展綠色金融形成引領和促進作用。
此外,“金融機構及企業在發展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積極參與綠色金融的協調合作,也是一種激勵相融的過程。金融機構參與綠色金融產品的開發和應用對于金融的發展、效益的提高、相關風險的防范亦有好處。”王信指出,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對金融機構和企業更好地參與綠色金融、可持續金融的國際協調合作是一個很大的促進。
為了更好的協調國際合作,王信在會上介紹,人民銀行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促進綠色金融相關領域的發展:
第一,加強可持續金融標準體系的建設,包括完善綠色金融標準,拓展并且擴大使用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目錄。這是我們和歐盟有關部門比對標準趨同,及時出臺煤電、鋼鐵、建筑建材和農業等行業轉型的金融標準。
第二,強化氣候環境信息披露。基礎工作就是相關的標準統計,強化金融機構信息披露的要求。
第三,擴大可持續金融工具的使用。應該說這確實是對于金融行業來講是一個難得的機遇,金融機構也非常積極地參與相關金融產品和相關金融市場的發展和互聯互通。我們的綠色貸款、綠色債券以及一些很重要的產品創新,碳中和債、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等,會發展起來。
第四,強化激勵約束機制,包括形成合理的碳價。人民銀行也推出了專門的機制支持綠色金融的發展,完善綠色金融評價和成果運用。
第五是能力建設,需要開展系統性的培訓和能力建設。
第六是充分發揮試驗區各相關機構的作用。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