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截至2023年8月31日13:18,中證滬港深300指數(931395)下跌0.47%。滬港深300ETF(517300)下跌0.71%,最新報價0.7元,盤中成交額已達48.31萬元,換手率0.02%。
拉長時間看,截至2023年8月30日,滬港深300ETF近1周累計上漲2.78%,漲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名。
規模方面,滬港深300ETF近1周規模增長3298.70萬元,實現顯著增長,新增規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名。
從估值層面來看,滬港深300ETF跟蹤的中證滬港深300指數最新市盈率(PE-TTM)僅9.7倍,處于近5年19.1%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5年80.9%以上的時間,處于歷史低位。
滬港深300ETF緊密跟蹤中證滬港深300指數,中證滬港深300指數從滬港深三地市場中選取流動性較好、市值較大的300只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滬港深市場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31日,中證滬港深300指數(931395)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貴州茅臺(600519)、騰訊控股(00700)、寧德時代(300750)、中國平安(601318)、匯豐控股(00005)、招商銀行(600036)、美團-W(03690)、五糧液(000858)、友邦保險(01299)、美的集團(000333),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24.05%。
國盛證券表示:從板塊覆蓋上來看,A股的醫藥企業主要涵蓋CXO、化藥、醫療服務、醫療設備、中藥等細分行業,市值排名靠前的基本是醫療設備、CXO、化學、醫療服務等領域的龍頭企業。港股則在醫藥創新標的上擁有更加廣泛的覆蓋度,涵蓋創新藥、創新器械、醫美、互聯網醫療等細分賽道,與A股形成了較好的優勢互補。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