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降息應聲落地。
6月13日央行宣布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10bps至1.9%;
同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關于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提出推動貸款利率穩中有降,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滴灌等政策要點;
(資料圖)
6月15日,央行進行2370億元1年期MLF操作,中標利率為2.65%,較上月下降10bps。
本周二(6月20日)將央行將公布6月LPR,MLF利率是LPR報價的定價基礎,市場預計6月LPR將大概率跟隨MLF利率下調。
自上周二OMO利率下調落地以來,市場對于LPR降息預期高企,有投資者據此作為銀行進一步讓利的標志,擔憂或致使銀行業績進一步承壓。
客觀來看,降息短期對銀行息差的確不利,但卻能夠改善資產質量預期,那么若本輪降息落地,究竟對銀行估值是利好還是利空?
銀行板塊當前的主要矛盾在于經濟預期
對銀行板塊來說,很多影響因素往往是喜憂參半,因此區分核心矛盾是關鍵。對銀行來說,短期的息差與貨幣政策周期有關,而中長期的資產質量預期取決于投資者對經濟中長期前景的展望。
根據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診股)證券的分析,本次降息主要意圖在于提振經濟。而當前銀行股估值的主要矛盾在于資產質量預期,資產質量預期依托于經濟預期,一切有利于經濟預期的政策,都將利好銀行估值。投資者需打破過去三年形成的認識誤區,切不可將降息這種正常的貨幣政策工具等同于讓利。
皮之將存,何懼毛之不附:降息利好銀行估值
以史為鑒,通過對2012和2014年的相似情況復盤,彼時市場對經濟預期極其悲觀,銀行股表現較差。在降息之前,投資者對降息利好還是利空銀行非常糾結,眾說紛紜。而在降息之后,銀行股便開啟了兩輪轟轟烈烈的大行情。
(圖片僅作示例,指數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表現)
申港證券也在復盤歷次銀行板塊超額行情發現,銀行板塊取得超額收益的時間段,亦有凈息差處于下行周期的時候,銀行板塊取得超額收益的主要決定性因素為市場對于經濟復蘇的預期。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指出,當前政策對銀行的讓利要求已淡化,降息是托底經濟的正常貨幣政策工具。正常的貨幣政策工具是周期性的,雙向性的。貨幣政策周期影響下,銀行利潤暫時降低后也會很快修復,經濟復蘇勢頭向好下,銀行利潤自然也將逐步提高。
此外,在本次降息前國有行、股份行等均下調了存款利率,旨在降低銀行的負債成本壓力,體現了政策端對銀行凈息差的呵護,降息利好銀行估值,在經濟復蘇大主線下,銀行股投資重回基本面主邏輯。
國盛證券也表示,盡管若LPR下調短期或對銀行息差有不利影響,考慮到前期存款利率下調可形成對沖,預計影響相對有限。當前“穩增長”的政策基調已定,若其他政策持續落地(如地產需求端政策邊際放松、刺激消費進一步加碼等),有利于扭轉市場的悲觀預期,將對銀行形成利好,有望帶動估值修復。
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中證銀行指數最新動態市凈率PB為0.56倍,位于近10年7.41%歷史分位點,較估值中樞0.88還有超57%的修復空間,估值性價比凸顯。
資金重回布局,以A股頂流銀行ETF(512800)為例,其最新單日(6.16)獲資金凈流入3510萬元,扭轉前兩日的連續凈流出態勢。
展望后市,東方證券(行情600958,診股)表示,下半年預計息差環比下行的幅度趨緩,涉房不良壓力峰值已過,銀行基本面好轉是必然趨勢。而從長期視角看,我國銀行業經營穩健,在不同宏觀環境中的韌性凸顯,與海外銀行業相比,ROE仍維持在10%以上,盈利能力領先,且波動性較小,分紅長期穩定。從絕對收益角度,下半年銀行投資價值值得關注。
新一輪穩增長起航,借道銀行ETF投資銀行板塊順周期行情。資料顯示,銀行ETF(512800)跟蹤中證銀行指數,成份股囊括A股市場42只上市銀行,近三成倉位布局工商銀行(行情601398,診股)、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郵儲銀行(行情601658,診股)等國有大行,捕捉“中特估”主題機會;約七成倉位聚焦招商銀行(行情600036,診股)、興業銀行(行情601166,診股)、西安銀行(行情600928,診股)等高成長性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是分享銀行板塊行情的高效投資工具。
風險提示:銀行ETF跟蹤的標的指數為中證銀行指數(399986),中證銀行指數(399986)基日為2004.12.31,發布于2013.7.15?;鸸芾砣嗽u估的本基金風險等級為R3-中風險。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鹜顿Y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需謹慎。
來源為金融界基金的作品,均為版權作品,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任何媒體轉載,否則視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