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
防城區:精心“筑巢”引才返鄉創業
廣西日報防城港訊 (記者/苑長軍)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防城港市防城區積極探索發揮返鄉人才作用的有效途徑,讓新理念、新技術、新經驗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采取有效措施發揮返鄉人才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拓寬渠道發掘人才。建強人才陣地,在各鄉鎮全覆蓋成立青年人才服務中心及其黨支部。依托該陣地,各鄉鎮可對各類人才進行全面梳理,在大學生村官、返鄉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務工經商人員、致富能手、專業合作組織成員6類優秀青年中發掘優秀人才,收集完善基本情況、職業狀況、愛好特長、現實表現等信息,建立人才信息庫。為青年人才打造學習交流、成長發展平臺,鼓勵和引導青年人才就業、創業,積極對青年進行創業扶持,提供創業交流、政策咨詢、就業創業扶持、金融貸款、聯誼聯歡、學習培訓等系列服務。目前,經過遴選納入人才儲備庫的返鄉人才共427名、致富帶頭人72名。
產學結合培養人才。健全人才培養機制,組織縣級行業部門專家到村指導產業發展,開設“田間課堂”,舉辦“政策宣講+種養技術”培訓活動,為返鄉人才“加油充電”;舉辦就業創業政策、金融知識、電子商務、種養實用技術、面點師、廚師、保育員、電工焊工等各類培訓班87期,培訓3688多人次,組織開展各類會員產業交流活動20余次。同時,各青年人才服務中心黨支部結合黨委、政府在重要時期、重點工作需求的基礎上,引導返鄉人才參與到鄉村振興、社會公益及各類項目建設中,讓返鄉人才在學中干,干中學,鍛煉返鄉人才的實踐能力。
產才融合用好人才。發揮黨組織引領優勢,開展“紅色創富”興邊行動,對有創業意愿與條件,但缺乏創業資金、缺乏技術的農村青年人才,通過提供平臺、政策扶持,開展創業指導、優惠政策專題培訓等點對點的服務;協調溝通轄區內金融機構爭取貸款等舉措,幫助返鄉青年人才創業、發展產業,培養出一批優秀致富帶頭人。打造一批以“那良芋蒙”“那良小青柑”“黃金百香果”等為代表的綠色農產品品牌,為鞏固邊疆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助力興邊富民、推動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健全機制服務人才。在項目申報、能力培訓、資金投入等方面給予返鄉人才更多支持,讓返鄉優秀人才到村任職、創業,發展鄉村振興事業。目前共有33名返鄉人才到村擔任黨支部書記、451人進入村兩委班子。由返鄉人才通過“能人領辦”的方式推進的集體經濟項目5個,累計爭取扶持資金約300萬元,成功打造崠軍村海水稻、沙平村溪水龍蝦、江口村清水魚等一批集體經濟特色品牌,每年為村集體增收約30萬元。同時,積極向有成功經驗做法的地區派出考察組,觀摩學習海水稻種植、水產養殖等產業的發展思路和經驗技術,積極引進并推廣高密度水產養殖和稻蝦、稻魚立體養殖模式等系列特色種養模式,打造產業發展新模式。
來源: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