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歐姆表是直接測量電阻值的儀表。
2、它是根據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制成的。
3、如圖所示,Rx是被測電阻,G是表頭,內阻為Rg,ε是干電池,其端壓為U,RΩ是電阻。
(相關資料圖)
4、當被測電阻Rx接在A、B兩端時,表頭電流為I,當U、RΩ、Rg一定時,I只隨Rz變化,對應于每個Rz總有一個確定的I值,由I值就可求出Rz。
5、把Rz的數值刻在刻度盤的相應位置上,則可直接讀出被測電阻的歐姆數。
6、擴展資料:歐姆表的刻度特點是:電阻數值越大,在刻度盤上所對應的刻度越靠左。
7、這是因為Rz越大,I就越小。
8、2、刻度的劃分不是均勻的,越向左邊越密。
9、這是因為I與Rz的關系不成正比。
10、3、當Rz=RΩ+Rg時,I/Ig=1/2(Ig為表頭的量程),這時指針恰好指在刻度盤中間,(RΩ+Rg)叫做歐姆表的中值電阻。
11、中值電阻唯一地決定了歐姆表的刻度。
12、采用不同的中值電阻,歐姆表有不同的量程。
13、在萬用表中,測量電阻的部分叫做歐姆檔,一般有3~4個量程。
14、歐姆表還設有調零電阻。
15、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歐姆表。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看了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