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長春高新(000661)披露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61.68億元,同比增長5.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6億元,同比微增1.91%,業績增長主要是核心企業收入、凈利潤均有增長。不過,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增幅,也創下了2014年以來的半年報業績增幅歷史新底。
國金證券研報指出,負面影響因素“出清”,長春高清二季度業績重回增長通道,核心子公司金賽藥業復蘇趨勢強勁,疫苗子公司百克生物增速亮眼,旗下首個國產帶狀皰疹疫苗未來有望加速放量。
二季度業績兩位數增長
(資料圖)
從單季度來看,今年二季度,負面影響因素出清后,業績重回增長通道。雖然核心產品的銷售相對屬于淡季,但長春高新二季度實現收入33.9億元,同比增長19%;歸母凈利潤13.03億元,同比增長33%。而去年同期受疫情影響,5月生長激素產品新患、純銷的環比增幅略有收窄。開年以來,隨著線下診療活動有序恢復,長春高新經營活動逐漸恢復常態。
據長春高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公告顯示,金賽藥業復蘇趨勢強勁,今年二季度實現收入27.86億元,歸母凈利潤13.02億元,同比增幅均在兩位數。生長激素新患入組維持較高增速,其中4-5月新患同比增長近40%,純銷同比增長約20%。
研發投入方面,今年上半年,長春高新報告期內研發投入同比增長51.42%,達到10.33億元,主要是子公司研發投入增加所致。
核心產品生長激素正參與地方集采
作為長春高新的核心子公司,金賽藥業一直是長春高新的“利潤奶牛”,產品包括生長激素、促卵泡激素、營養品等。其中,生長激素系列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處于領先地位,金賽藥業還在持續拓展生長激素產品新適應癥,目前獲批的適應癥已達12項。
2019年11月,長春高新溢價12.76倍完成對金賽藥業29.5%少數股東股權的收購,按持股比例99.5%合并財務報表。2012年至2020年,金賽藥業的收入從7.25億元增長至102.17億元,歸母凈利潤從2.59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42.17億元。今年上半年,金賽藥業實現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97億元,同比微增0.3%。
今年6月,一份關于生長激素被納入浙江省公立醫療機構第四批藥品集采的文件流出,6月7日,長春高新股價午后閃崩,截至當日收盤跌停。去年,也曾傳出生長激素要開展集采的傳聞,導致長春高新股價閃崩,公司總市值一個月內蒸發250億元,當時該事件也被業內稱為“股市造謠第一案”。
6月8日,長春高新披露的投資者活動關系記錄表中,長春高新認為,從以往的情況看,在已經落地實施集采的省份,基本能實現以價換量的目標,未對公司業績產生嚴重影響。6月12日,長春高新再次針對今年6月的集采傳聞發布公告稱,將通過對區域市場的充分分析,及時跟蹤政策情況并積極應對,在充分總結前期基礎上,合理制定、優化應對預案,為后續銷售渠道滲透的加速、實現以量換價目標奠定基礎。
7月27日,浙江省藥械采購中心正式發布了第四批藥品集采的通知,備受關注的重組人生長激素也將進行集采,注射液和粉針劑型分開評審,長效生長激素未被納入本次集采。當日,長春高新股價并未如此前一般崩盤,反而略漲0.6%,后一個交易日股價更是上漲3.55%。8月23日,長春高新回復投資者提問時提及,浙江集采相關文件目前還在公示階段。
百克生物業績實現兩位數增長
長春高新另一家備受關注的子公司百克生物,今年上半年實現收入5.6億元,歸母凈利潤1.1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6.93%、51.39%,成為長春高新今年上半年業績增長最明顯的子公司。而這主要得益于新上市產品帶狀皰疹疫苗。
報告期內,百克生物研發投入9800.82萬元,同比增長18.54%,占營收比為17.51%。其研發管線中有13項在研疫苗和3項在研的用于傳染病防控的單抗,主要包括百白破疫苗(三組分)、液體鼻噴流感疫苗、狂犬單抗、破傷風單抗等,4個在研項目已處于臨床研究階段,12個在研項目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
持續高比例的研發投入有了喜人結果。今年上半年,其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用于40歲及以上人群的帶狀皰疹疫苗獲批上市,并于4月獲得《生物制品批簽發證明》,百克生物正積極推進該疫苗的各地準入及銷售工作,并陸續實現銷售,為今年上半年業績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國金證券研報指出,相較于外資競品,百克生物的帶狀皰疹疫苗具備適用人群更廣泛、不良反應小、可及性更高等多重差異化優勢,未來有望加速放量。
另外,今年上半年,房地產板塊營收僅為9656.81萬元,同比下滑10.49%,占營收比僅為1.57%。目前,房地產業務占長春高新的比例非常小,其所持有的高新地產100%股權也將轉讓給控股股東超達集團。據長春高新8月23日回復投資者的內容看,剝離地產公司相關事項目前暫無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