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稱】:恃才放曠 【拼音】:shì cái fàng kuàng 【解釋】:倚仗著自己的才能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加以約束。
2、恃:倚仗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2回:“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 蜀兵據險固守,魏軍進退兩難,曹操猶豫不決。
4、楊修根據魏軍當時的處境和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特點,將二者聯合起來分析,推斷出了曹操已有退兵的打算,足見他才思敏捷。
5、明白曹操“門內添活”的心意,表現了楊修才思敏捷。
6、與眾人分食一盒酥,表現楊修機智善辯揭露曹操“夢中”斬近侍的真相,表現楊修目光銳利,一眼看穿曹操的奸詐,同時也表現了楊修賣弄聰明,不顧后果的特點。
7、楊修揭露曹丕密請吳質的事件,表現楊修雖然目光敏銳卻辦事粗疏楊修授計曹植走出城門,表現了楊修的果敢。
8、楊修幫助曹植擬寫“答教”。
9、楊修能事先預測曹操欲問之事,讓曹植對答如流,確實表現出楊修的足智多謀,具有政治才干。
10、可是他辦事不夠嚴謹,使人能有機會偷去他擬寫的“答教”,卻又顯得不夠精明。
相信通過恃才放曠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
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