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廣東品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品勝電子”或“品勝”)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沖刺上市,品勝電子計劃募資7.57億元,中信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據貝多財經了解,品勝電子的產品主要為數據線,旗下品牌為“品勝PISEN”。除了品勝電子外,綠聯UGREEN的母公司——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綠聯科技”)同樣在沖刺A股上市,且已于2023年1月6日獲得上市委會議通過。
(資料圖)
據招股書介紹,品勝電子是一家專注于消費電子領域的制造商和品牌商,長期致力于移動電源、充電器、數據線、內置電池及其他智能硬件等3C智能周邊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并通過廣泛的渠道網絡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本地化生活服務。
目前,品勝電子擁有以充電系列、手機內配、創新電子三大系列為核心的綜合產品矩陣。其中,充電系列主要包括適配各類型智能移動設備的數據線、移動電源、儲能電源、充電器及排插等產品;
手機內配主要為消費者提供適配智能手機使用的內置電池及屏幕總成等產品以及相關的裝配服務,主要應用于手機零部件更換及維修等場景;創新電子系列涵蓋廣泛,主要包括保護配飾、健康生活及音頻系列等品類的產品。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品勝電子的營收分別為11.42億元、13.28億元和13.2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2億元、1.01億元和9714.03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7899.62萬元、8364.71萬元和8898.62萬元。
對比來看,品勝電子的收入要低于綠聯科技。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綠聯科技的收入分別為27.38億元、34.46億元和38.3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06億元、3.05億元和3.30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87億元、2.76億元和3.0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綠聯科技約有半數的收入來自境外。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綠聯科技的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12.94億元、15.85億元和17.21億元,占主營收入比例分別為47.38%、46.09%和44.83%。
若剔除境外銷售收入,綠聯科技在境內的表現依然優于品勝電子。
貝多財經發現,品勝電子的收入主要來自產品銷售,可分為充電系列、手機內配、創新電子三大系列產品。其中,充電系列產品收入分別為5.92億元、7.86億元和7.80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2.66%、60.03%和59.14%。
數據顯示,品勝電子2022年合計售出2473.20萬件數據線,其中自主生產1787萬,外協成品采購761.89萬件;售出380.54萬個充電寶,其中自主生產142.87萬個,外協成品260.92萬個;709.78個充電器,其中自主生產417.82個,外協成品294.32個。
品勝電子在招股書中表示,除部分OEM成品采購外,該公司外協成品采購主要依托PISEN MORE生態圈業務開展,采購的主要項目為移動電源、數據線、充電器及貼膜。報告期內,該公司外協成品采購金額分別為1.61億元、4.09億元和4.60億元。
這也意味著,品勝電子也在依賴外協成品供應商。據招股書披露,該公司的外協成品供應商主要包括深圳市旅鯊數碼有限公司、深圳市旅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旅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
按銷售模式來看,品勝電子的收入主要來自經銷模式。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該公司在經銷模式下實現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中產品銷售的比例分別為55.20%、55.39%和53.13%。
值得一提的是,品勝電子的部分經銷商為該公司前員工。報告期內,品勝電子的前員工經銷商分別為119家、126家和127家,對應的收入分別為3.21億元、3.09億元和2.60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8.58%、23.56%和19.68%。
品勝電子在招股書中解釋稱,部分前員工因自身原因離職創業,考慮到相關員工具有一定的行業工作經驗、對該公司產品及品牌認知度較高,在滿足經銷商準入的條件下,該公司愿意接納其作為經銷商。
本次上市前,品勝電子的實際控制人為趙武和吳煒崝夫婦,二人直接或間接合計持有該公司發行前85.32%的股份表決權。本次發行后,按最大發行股數計算,趙武和吳煒崝仍合計持有該公司發行后63.82%的股份表決權,持股比例較高。
IPO前,品勝電子董事長、總經理趙武持股78.77%,明禮智杰持股6.48%,四川德先持股3.30%,吳煒崝持股1.65%,張永川、彭少云均分別持股1.57%,張志建持股1.30%,其余單個股東的持股比例均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