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雷達財經 文|楊洋 編|深海
8月26日,特銳德發布2023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業績持續高增,實現營業收入56.07億元,同比增長24.63%;歸母凈利潤0.94億元,同比增長123.88%;歸母扣非凈利潤0.59億元,同比增長367.42%。
報告期內公司“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和新能源充電網雙主業齊頭并進,收入規模及盈利水平顯著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特銳德還面臨著投資者的索賠。早在2022年4月29日,中國證監會青島監管局網站公布《關于對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于德翔、宋國峰、屈東明、周君、杜波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2022〕6號)顯示。
《警示函》顯示,2021年12月17日,特銳德披露了《關于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對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第一季度、2021年半年度、2021年前三季度的財務報表進行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
上述期間的調整事項對當期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影響金額分別為-2644.53萬元、-8675.65萬元、-2781.63萬元、-2971.01萬元、3129.8萬元、584.72萬元、1002.28萬元、1262.17萬元,調整金額占調整前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10.51%、31.17%、15.54%、11%、18.09%、38.02%、46.58%、17.15%。
盡管上述會計差錯在2016-2021年間影響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有增有減,但累計起來,調整后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較調整前整體減少了約1.1億元。也就是說,由于會計差錯,特銳德過去六年間累計多算了約1.1億元凈利潤。
《警示函》指出,特銳德董事長于德翔,時任總經理宋國峰、屈東明,總經理周君,財務負責人杜波對特銳德前期會計差錯負有主要責任。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根據相關規定,青島證監局決定對上述責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天眼查顯示,特銳德成立于2004年,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是一家以從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為主的企業。企業注冊資本104071.0713萬人民幣,實繳資本104071.0713萬人民幣。風險方面共發現企業有天眼風險信息3393條;還發現企業有法律訴訟17條,涉案總金額179.8746萬元;涉訴關系315條,開庭公告23條,立案信息6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