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31個省份公布了上半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以42870元排名第一,北京首次突破4萬元關口緊隨其后,山東首次突破2萬元關口。所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現金收入和實物收入。按收入來源劃分,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性凈收入、財產性凈收入和轉移性凈收入。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6.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分省份來看,有9個省份的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分別是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天津、廣東、福建、山東和重慶。
其中,前8個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2萬元,且全部來自東部地區。從增速看,31省份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實現正增長,上海、吉林、甘肅、西藏、海南、寧夏、安徽、河北、陜西9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贏全國。其中,上海以9.9%的增速領跑,吉林緊隨其后增長9.2%。
【資料圖】
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
從數據來看,有幾個值得關注的點。上半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70元,同比增長9.9%,人均收入位居第一。北京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過了4萬元大關。上半年,北京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58元,同比增長5%,比一季度提高1.4個百分點。這兩個直轄市遠遠領先于中國其他地方人的人均收入。
上海和北京不愧是中國在國外最為出名的一批城市,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并且上海人的年均收入也是中國排名第一的城市。北京雖然不是中國的經濟中心,但有著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其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弱,北京人的平均年收入僅次于上海,位居中國第2名,已經不弱于一些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了,即使有差距也差不了多少。
除上海和北京外,那就是浙江省獨領風騷。上半年,浙江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4317元,位居第三。浙江縣域經濟非常發達,每個縣都有自身比較好的特色經濟、塊狀經濟,不僅人均收入高,而且城鄉差距小。數據顯示,上半年,浙江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9728元和23126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72,比一季度縮小0.07。
就GDP總量而言,廣東和江蘇省遙遙領先于其他省市,但是在人均收入上雖然這兩個省市排名也不低,但是相對于浙江省還是差得多,僅僅是從數據上來看浙江省人均收入在中國還是比較均衡的,并且這種均衡不是貧窮的均衡,而是富裕的均衡。
繼浙江之后,江蘇、天津和廣東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處于2.5萬到2.8萬的區間,分列第四到第六位。福建和山東也超過了2萬大關。今年上半年,有8個省份上半年人均收入超過了2萬元,比上一年多1個。其中,山東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萬,達到20309元。
山東省作為北方GDP總量最高的大省,雖然與南方一些發達省份相距甚遠,但是在北方已經是矮子里拔大個了。山東省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是我國大陸東部重要的經濟和文化大省。積15.58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億,是中國人口第二多的省份。
作為黃河入海口,山東省享有“齊魯”之稱。這里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煤炭、黃金、銀等礦產資源,同時還擁有良好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農業資源,農產品出口量位居全國前列。今年上半年山東省生產總值4412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
城市之間的差距
北京、上海和浙江之所以能達到如此高的人均收入水平,而有的地方卻連一個零頭都追趕不及的原因。首先是因為我國收入最高的信息傳輸、信息技術、金融業等高新產業都在這些城市當中,有著較多機會,可以收納更多的專業人員。
并且這些城市對高新產業的包容度也相對較高,年輕群體較多,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將其收納整合,然后在后續發展起來。其次這些地區也是我國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即使不是收入最高的崗位,薪資也比其他城市要高出不少。所以在這些因素的加持下,人均收入自然會比其他城市要高。
相比之下,甘肅、貴州等地,沒有足夠的經濟中心,城市發展較為緩慢,人均薪資也是要低于上海和北京這些大城市。加上城市里面的年輕人流失嚴重,沒有足夠的生產力和勞動力,經濟更是進一步的下降。久而久之,人均收入也就會變低。所以,城市之間才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差距。也就是說,想要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就業和漲薪是關鍵。
結語
從31個省份的人均收入我們可以看出,哪些城市的經濟高,哪些城市的經濟低。當然,這也是因為勞動力的流失和高薪職業的分布所產生的最終結果。最后,你想去哪些城市工作呢?你覺得在哪個城市生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