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8月2日報道稱,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烏克蘭與國際伙伴的關系變得愈發復雜,基輔與其盟國之間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分歧。匿名知情人士向CNBC透露,除了“入約”保障一事外,美國還曾強烈建議烏克蘭不要做某些事情,但后者充耳不聞,美國對此感到惱火。
除此之外,波蘭軍事情報專家也表示,美方還曾建議烏克蘭人不要按照俄方希望的方式進行戰斗,卻也未得到滿意的答案。報道稱,不僅在外交層面,烏克蘭的軍事戰略,以及其為每一塊領土而戰的執念,有時會與其盟友的軍事想法和實用主義發生沖突。
【資料圖】
當地時間7月12日,立陶宛維爾紐斯,北約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左)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陪同下發表講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報道稱,此前,因烏克蘭未能如愿獲得明確“入約”保障,澤連斯基對此滿腹牢騷,甚至直接在推特上激烈表態,稱北約不準備邀請烏克蘭加入或給出相關時間表是“空前和荒謬”的。此舉惹怒了烏克蘭的盟友。
知情人士告訴CNBC,澤連斯基在北約峰會前發表的言論并沒有在華盛頓引起很好的反響。美國政府非常惱火。
消息人士稱,美國還對俄烏沖突中的其他事件感到惱火,在這些事件中,烏克蘭似乎無視美方建議,這使得白宮更加沮喪。“美國強烈建議烏克蘭不要做某些事情,但基輔還是做了。無視或不想著如何解決美國的關切。”
除了美國,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也表示不滿。7月12日,華萊士在北約峰會間隙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發表了對烏措辭強硬的講話。華萊士提醒烏克蘭應該“多對西方說謝謝”,“一年前我就告訴過他們,我不是亞馬遜購物網站”。
CNBC指出,這一事件突顯出,烏克蘭需要在向盟友提出的要求和施加的壓力,以及尊重合作伙伴自己的觀點、優先事項和政治考慮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它必須與國際伙伴保持微妙的界限。因為它依賴對方提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以及其他形式的人道主義和財政援助來對抗俄羅斯。只是烏方一直堅稱,它不僅是為了自己而戰,也是為了西方的生存而戰。
當地時間2023年7月24日,頓涅茨克地區,烏克蘭士兵在巴赫穆特前線。
據報道,烏克蘭不僅僅在外交層面惹惱了盟友。烏克蘭的軍事戰略,以及它為每一塊烏克蘭領土而戰所賦予的象征價值,有時會與其盟友的軍事想法和實用主義發生沖突。
一年多來,俄烏在巴赫穆特(俄稱阿爾喬莫夫斯克)展開激烈爭奪。5月20日,俄軍宣布完全控制烏克蘭東部重鎮巴赫穆特,當時有軍事分析人士曾猜測烏克蘭是否會,或應該從這個被認為不具有戰略價值的城鎮進行戰術撤退。
“烏克蘭當時決定繼續戰斗的決定讓美方感到驚愕”,波蘭軍事情報專家穆濟卡(Konrad Muzyka)告訴CNBC。
穆濟卡稱,美國人建議烏克蘭人不要按照俄羅斯希望的方式進行某些戰斗,因為這可能會導致烏軍在人員損失和火炮彈藥支出方面付出長期代價。然而,盡管巴赫穆特的戰略價值值得懷疑,但對于烏克蘭來說,它不僅僅是一座城市,還烏克蘭反擊的象征。
“可結果就是,他們損失了很多人,損失了非常有經驗的戰斗人員。”穆濟卡說。
英國退役將軍巴倫斯(Richard Barrons)則認為,巴赫穆特對烏克蘭很重要,這是烏方戰略的一部分。
他說,“烏克蘭感到來自西方支持者的壓力,要求它在反攻中取得進展,向自己和我們其他人證明,這場戰爭可以獲勝。但更理智的做法是在合適的時機采取行動”。
另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政治專家、前陸軍軍官理查德·坎普近日撰文稱,隨著東歐秋季泥濘季節的來臨,烏克蘭裝甲部隊的前進時間只剩下區區幾周。烏克蘭必須做好失去白宮的準備,因為烏克蘭軍隊在反攻中除了要對抗俄羅斯強大的防御,還要對抗美國選舉政治的陰謀。坎普認為,現任美國政府對于烏克蘭的耐心和關注,只會持續到2024年11月美國人投票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