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06億人次,同比增長32.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2.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3.10億元,同比增長44.5%,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9%。
雖然旅游收入尚沒有完全達到2019年水平,是因為各地為了快速啟動旅游市場,出臺了一系列免收景區門票等方面的措施,減少了旅游收入。但是,出游人次與2019年相比,已經高出了12.8個百分點,充分說明廣大居民旅游的熱情已經得到充分釋放,旅游積極性十分高漲。
眾所周知,今年是走出3年疫情的第一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場的火爆,已經呈現出旅游業已經全面恢復的良好景象。盡管有人認為,五一假期的旅游火爆,可能與廣大居民的“報復性”心理有關,還不能完全體現旅游市場的全面恢復。但是,端午假期旅游市場再度火爆,可能就不是簡單的“報復性”心理了,而是內在的旅游沖動和有序的消費心情,想通過旅游來激活自己的消費熱情。
客觀地講,從天氣因素和氣候條件來看,端午假期顯然比不上五一假期。但端午假期也有一個五一假期所不具有的優勢,那就是剛剛經歷了高考、中考后的學生,成為了假期旅游的主力軍,且不僅僅是端午假期,整個暑期,都可能成為旅游的“活躍期”、旅游市場的催化劑。一方面,延伸了端午假期的長度與寬度,很多父母會將休假與端午假期結合起來,與孩子一道外出旅游,既“獎勵”孩子,也“犒勞”自己,成為旅游市場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還有很多家庭并沒有選擇在端午假期遠出旅游,而是身邊游、近處游,等端午假期過后,再選擇暑期游。也就是說,端午假期游只是一個序幕,更加火爆的旅游場面,還在后面的時間里。特別是高考分數公布、志愿填報結束后的時間里,會是旅游的高峰期。
伴隨著高考、中考結束,分數公布,志愿填報完成,與旅游消費結伴而行的,還有購物消費。殊不知,每年的暑期,購物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場景。前幾年,因為疫情,很多學生從考上學校的第一天起,就在疫情的籠罩下進入了學習的新的起點,也經歷了前輩們、師長們、學長學姐們都沒有經歷過的“網課”。更重要的是,從進入學校開始,就被疫情“鎖”在了校園,購物消費極少極少。特別是衣物等方面的消費,也被疫情壓制住了。毫無疑問,今年的暑期,給考上學校的孩子購物,可能會成為暑期消費的又一大亮點,且是一個比較耀眼的亮點。
與旅游消費、購物消費相對應的,還有餐飲消費、娛樂消費、文化消費等。特別是餐飲消費,面對孩子考上學校,不管是滿意的還是不很滿意的學校,都會與親朋好友相聚一下,以示慶祝。雖然“謝師宴”等不被鼓勵,甚至要嚴格控制、嚴厲禁止,但是,用小范圍、家人聚會的方式,請班主任、任課老師吃頓飯,表達一下對老師的感激之情,估計還會在“暗中”比較多的發生。此外,考生之間相互慶祝、相互交流,很多也會采用聚會聚餐方式。等等,都會帶動暑期餐飲消費,形成一個消費熱點。
當然,無論是端午假期旅游還是暑期旅游,都必須把旅游安全放在最突出位置。要知道,這個時期,也是天公動輒“撒嬌”的階段,很多地方都有可能遭受暴雨等方面的沖擊和影響。尤其是山區,一旦發生暴雨等惡劣天氣,就很容易出現諸如塌方、泥石流、山體滑坡等方面的自然現象,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和掌握這方面的因素,就有可能出現旅游安全風險,發生旅游安全事故。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故、事件發生,也是假期旅游需要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特別是準備長途游的居民,更要做好功課,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天氣狀況、自然災害可能發生狀況,從而做出合理選擇。
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旅游消費是重要抓手之一。如果廣大居民的旅游熱情高漲,旅游信心強烈,旅游動力激發,對激活其他方面消費也是具有非常強的作用的。而從端午假期旅游消費再度火爆的情況來看,旅游市場確實是有“金”可挖的,就看如何去挖掘和開發了,如何把廣大居民的旅游消費熱情充分釋放出來。
假期旅游消費的作用,不是單向的,也不是一次性消費。旅游消費能夠帶來的,是增強廣大居民的消費預期。特別是日常消費,能夠與旅游消費結伴而行,市場需求也就會越來越充滿活力。只要廣大居民對旅游的熱情保持良好的狀態,其他方面的消費也不會被拉下。消費不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心情表達,從某一方面的狀態可以看到其他方面的狀態。而旅游作為較高層面、較高層次的消費,如果廣大居民的熱情恢復了,其他方面的消費也會很快恢復。因此,關注旅游消費,應當成為促進消費恢復最為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