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駐馬店7月28日電盛夏時節,正是蔬菜和瓜果采收旺盛的季節,7月25日,在河南省泌陽縣泌水街道十里社區,菜農和瓜農們正頂著烈日采摘新鮮的瓜果、蔬菜。
王長奇正在采摘絲瓜。徐明攝
走進泌水街道十里社區,遠遠望去,成排的白色種植大棚鱗次櫛比,映照在綠樹與村莊之間。大棚門口,車輛來回往復,將一車車的蔬菜、瓜果運往集中點,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大棚內,村民或彎腰采摘西瓜,或仰頭采摘絲瓜,汗水不斷從臉上滑落,他們正在用勤勞的汗水收獲豐收的喜悅。
(資料圖片)
“早上已經采摘了2000多斤絲瓜和辣椒,供應給了南陽、信陽的客戶。現在地里還能再采收800多斤絲瓜就近供應給縣城。我們是訂單式采收,價錢合適也不愁銷路,每天收入幾千塊錢?!笔锞游悩谴迨卟朔N植大戶王長奇一邊忙著采收蔬菜一邊笑著說。
聊起大棚蔬菜種植,王長奇有自己的一本“經濟賬”。他一共租種了50畝土地,建設20多個大棚,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他采用上下空間種植和復茬種植相結合的方式,高效地產出更多的蔬菜、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根據各種蔬菜的生長周期和溫度需求不同,先在大棚內高溫種植茄子、黃瓜等蔬菜,等蔬菜長到一定周期后,在大棚外常溫種植絲瓜。待大棚內蔬菜集中上市后,撤去大棚塑料膜,讓絲瓜順著大棚支桿順利爬秧,棚內蔬菜罷季、棚外絲瓜應季采收?!蓖蹰L奇說。
科學、合理的種植讓王長奇多了一份收入,種出了好“錢”景。
瓜農正在采摘成熟的西瓜。徐明攝
“現在是西瓜和甜瓜集中上市的時間,我們基地里每天都需要20多人幫忙采收,村里的脫貧戶是基地的長期工?!痹谑锷鐓^崔樓村西瓜種植基地里,瓜農郭書燕說。
郭書燕的種植基地有100多畝,30余個大棚,常年以草莓、甜瓜、西瓜種植為主,雇有長期工6人,讓脫貧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我在這里務工4年多了,每個月工資3000多,家門口就業能掙錢還能顧家,兩不耽誤!再加上政府的幫助,現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泵撠殤舫O蓉斝χf。
近年來,泌陽縣以“一村一品”特色發展為抓手,科學規劃,發揮城鄉接合部的區位優勢,鼓勵街道、居委以五星支部創建為契機,按照“居委+基地+農戶”的發展思路,把大棚種植產業作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堅持以產業促發展、以產業促增收、以產業促振興,積極推進蔬菜、瓜果進城,不僅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還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果籃子”。(方祥 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