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迪嘉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迪嘉藥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創業板上市。本次沖刺創業板上市,迪嘉藥業計劃募資約6.31億元。
招股書顯示,迪嘉藥業擬將募資所得金額中的3.55億元用于高端原料藥綠色工藝產業化二期項目,1.25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1.5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民生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迪嘉藥業計劃將募資所得金額的一部分用于償還銀行貸款。而貝多財經發現,迪嘉藥業還在2021年、2022年兩次分紅,其中2022年的分紅金額高達2億元。左手分紅,右手募資,迪嘉藥業意欲何為?
(資料圖片)
據招股書介紹,迪嘉藥業致力于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原料藥產品包括洛索洛芬鈉、替米沙坦、非布司他、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福多司坦、格列吡嗪、坎地沙坦酯、鹽酸氟桂利嗪、鹽酸托莫西汀等。
根據下游制劑作用部位及機理,迪嘉藥業的產品主要涵蓋肌肉骨骼系統類、心血管系統類、消化道和代謝類、呼吸系統類和神經系統類等領域。同時,該公司兼營雙咪唑、對溴甲基異苯丙酸等醫藥中間體業務和少量生物制品業務。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迪嘉藥業的營收分別為3.07億元、3.74億元和5.1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801.79萬元、6998.74萬元和1.15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3389.67萬元、4788.52萬元和9920.67萬元。
按產品劃分,迪嘉藥業的收入主要分為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生物制品,其中原料藥的貢獻占比最高。報告期內內,迪嘉藥業的原料藥收入分別約為2.44億元、2.78億元和3.6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0.48%、75.66%和71.97%。
按銷售地區來看,迪嘉藥業的收入主要來自境外。報告期內,該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8108.40萬元、1.11億元和1.7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6.80%、30.32%和33.57%,境外銷售收入金額持續增長且占比較高。
值得一提的是,迪嘉藥業曾多次分紅。招股書顯示,迪嘉藥業分別于2021年、2022年進行了兩次現金分紅,其中2021年的現金分紅金額為2000萬元,2022年現金分紅金額則為2億元,較2021年增加9倍。
相比之下,迪嘉藥業2022年的凈利潤則約為1.15億元,而2021年則為6998.74萬元。據此計算,迪嘉藥業2022年的分紅金額超過2022年的凈利潤,也高于2021年與2022年的凈利潤之和。
王德軍、王琳嘉父女控制89%股份貝多財經發現,迪嘉藥業向股東現金分紅的金額多數都流向了其控股股東。據招股書披露,2022年1月,迪嘉藥業召開股東會向股東現金分紅2億元,其中向控股股東迪沙集團現金分紅1.7億元。
本次上市前,迪沙集團持有迪嘉藥業47.16%的股份,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穿透股權可知,王德軍、王琳嘉父女為迪沙集團的實際控制人,也是迪嘉藥業的最終實際控制人,合計控制后者89.06%的股份。
天眼查信息顯示,迪嘉藥業的股東包括迪沙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迪沙集團”)、迪沙藥業集團山東迪沙醫藥營銷有限公司,分別持股85%、15%。其中,王德軍、王琳嘉所控制的威海迪沙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迪沙集團99.54%的股份。
而據招股書披露,王德軍、王琳嘉合計持有威海迪沙投資有限公司75.36%的股權,威海迪沙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迪沙集團99.54%的股權,迪沙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迪沙集團山東營銷公司合計持有迪嘉藥業55.48%的股份。
同時,王德軍直接持有迪嘉藥業24.57%的股份,王德軍之女兒王琳嘉直接持有該公司8.88%的股份,兩人合計直接持股33.45%的股份。另外,王德軍持有新迪雅16.67%的出資額,系新迪雅執行事務合伙人,而新迪雅持有迪嘉藥業0.14%的股份。
據此,王德軍和王琳嘉合計控制迪嘉藥業89.06%的股份,是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目前,王德軍擔任迪嘉藥業董事長,王琳嘉則為迪嘉藥業董事。而在2022年1月宣布現金分紅2億元時,迪嘉藥業則由迪沙集團、迪沙集團山東營銷公司分別持股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