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美國媒體透風,美國正在考慮援助烏克蘭“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有可能進一步升級俄烏對抗。
(資料圖)
同天,英國媒體則爆料,西方國家官員私下承認烏克蘭的反攻不太順利,這可能將影響未來對烏軍事上的援助。
據《金融時報》報道,北約駐歐洲最高指揮官Christopher Cavoli在一次私人聚會中表示,俄羅斯仍擁有規模優勢,而烏克蘭的反攻行動目前為止尚未取得重大成功。
另一名歐洲高級外交官則指出,反攻的順利與否將影響歐洲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態度。資金、支持、政治參與,以及接下來的和平談判都和烏克蘭的反攻息息相關。
不過在公開場合中,西方國家還是堅定承諾:只要需要,就會支持烏克蘭。
俄羅斯政府則嘲諷,通過武裝和訓練烏克蘭軍隊,歐美只是在延長沖突,但并不會改變結果。還有俄官員指出,西方的做法相當于讓烏克蘭戰斗到最后一個人。
歐盟的安全承諾
周五,歐盟在歐洲理事會峰會上達成共識,將繼續為烏克蘭的安全作出承諾,幫助烏克蘭長期保衛自己的領土。這些承諾將充分尊重成員國的安全和防務政策,并考慮到所有成員國的利益。
一位歐盟官員透露,目標是用長期財政、人道主義和軍事援助取代歐盟對烏克蘭的“創口貼”式做法,不再是哪里有問題解決哪里。他表示,這將幫助烏克蘭在與俄羅斯的談判中占據強勢地位,同時幫助烏克蘭融入歐盟和北約。
然而,歐盟的承諾將以何種形勢兌現仍需要各國元首商定。重要的一點是,峰會的總結陳詞中顯示,歐盟各成員國可以提供它們愿意提供的東西,因此奧地利、愛爾蘭和馬耳他等不愿意提供致命性軍事裝備的中立國也能得到喘息。
而在峰會前,就有媒體透露,該安全承諾將作為烏克蘭繼續依賴西方的過渡性解決方案,并確保北約不會邊緣化歐盟。其中,愛爾蘭、馬耳他和奧地利反對歐盟延長對烏克蘭支持的模糊承諾。
另一方面,還有人爆料西方正在拉攏更多中立的新興國家,如巴西、印度和南非,希望連結更多國際力量,促成俄烏和談。據德國電視臺透露,和談談判最早可能在7月開始。
現實的情況是,俄羅斯似乎答應在某些條件下展開和談,但烏克蘭政府堅持采取軍事行動,并聲稱只要普京還是俄羅斯總統,烏克蘭就不會與俄羅斯進行談判。
然而,隨著烏克蘭反攻的疲軟勢頭愈加明顯,一直作壁上觀的西方國家或許現在更希望盡快結束戰爭。從某種程度上講,這可能會促進俄烏之間的和平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