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助理|王思雪
最近我在研究前期定向增發股票公司的股份解禁問題。
(相關資料圖)
通過數據處理,我得到2023年Q3季度共計有106只股票有比較大的減持計劃,其中6只股票數據不全,進行了剔除,因此本次研究樣本正好100股票。
對這些股票,我計算了截至6月8日的增發價格漲跌幅,以及解禁股數占現有流通股數的比例兩大主要指標。
根據計算結果我把這100只股票分成了四個象限,分別為增發價格漲幅大,解禁股份占流通股份比高;增發價格漲幅小,解禁占比高;增發價格漲幅大,解禁占比低;增發價格漲幅低,解禁占比低。
每個象限大約有25只股票,舉例來說,潤澤科技解禁數量占流通股數很大,超過了2倍,而且定增項目也獲益較多,我認為如果該公司股東有減持意向的話,會對股價影響較大。
實際上,在我與同事的討論中一致認為股價漲幅和解禁股份占流通比例高,即“雙高”意味著如果減持發生,對股價的下行壓力非常大;雙低,壓力則相對較小;股價漲幅高,解禁股份占流通股比低,意味著除非有大的、重要股東減持,對股價的壓力相對小;反之,意味著減持股東不計成本也要出逃。近期,上市公司的減持新聞在經濟整體復蘇不力的背景下引發投資者負面情緒越來越大,我想說,上市公司的股東也是人,人們的情緒既有相通的一面,同時也會傳染。
對上述解禁公司我打算先從“漲幅高、解禁流通占比高”的一組開始討論,此類公司一旦表現出減持意向,就可能會有比較大的跌幅。因為,這可能代表減持股東“堅決兌現獲利”的心態。
在“雙高”的公司當中,我們認為以下9家公司可能特別值得注意,以下進行一一說明:
1.思特奇實控人股權不斷稀釋
思特奇解禁股票發行對象為華創陽安,認購完成后,其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定增資金用于:1、PaaS平臺技術與應用項目;2、城市數字經濟中臺項目;3、物聯網研發中心項目;4、補充流動資金。
作為華創證券的母公司,華創陽安近年來積極布局數字經濟基礎設施開發及運營服務業務,目前已成為一家以數字科技和綜合金融服務為核心業務的控股型平臺公司。
早在2018年,華創陽安就曾與思特奇等業務伙伴合作,設計開發了新型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此前《長江商報》分析稱,思特奇第一大股東股權有凍結情況,若股份發生變化,華創陽安有可能被動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1】
2. 協創數據業績良好,卻遭股東清倉式減持
3月17日,公司股東青云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其間減持公司股份約49萬股,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份為0.24%。
4月14日,協創數據(300857)發布股份減持預披露公告,股東安徽高新金通安益二期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擬于2023年4月20日至2023年11月10日期間,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39.59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21%。此前,金通安益曾發布清倉式減持公告。
協創數據發布2023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05億元,同比增長17.55%;歸母凈利潤4590.76萬元,同比增長55.31%;扣非后歸母凈利4090.20萬元,同比增長94.24%。
3. 萬達信息前大股東“撤退”可能大
萬達信息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財務報表未分配利潤為-22.62億元,公司未彌補虧損金額為-22.62元,公司實收股本11.88億元,公司未彌補虧損金額已達到并超過實收股本總額三分之一。
2018年底,中國人壽就開始通過股權受讓、二級市場買入等方式增持萬達信息,2019年11月順利成為萬達信息第一大股東。2020年8月,中國人壽曾計劃以戰投身份包攬萬達信息20億定增,但未能成功。三年后再次增持萬達信息,中國人壽依舊穩坐后者第一大股東之位。【2】
此前萬達信息曾在定增方案中披露,公司已與中國人壽簽訂了《日常關聯交易框架協議》,并就未來三年中國人壽向公司采購金額的上限進行了明確約定,各年采購金額上限分別為10億元、15.5億元、17.5億元。
4. 九強生物商譽占比過高,3名高管減持
5月8日,九強生物公布,董事、高級管理人員SHENGDAN、高級管理人員雙赫、高級管理人員劉偉,計劃于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等方式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不超16.436萬股。
據2023年4月28日公開數據顯示,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一季度商譽16.73億元,占總資產35.68%,占凈資產49.53%。
5. 金信諾股權激勵收深交所關注函
2023年第一季度,金信諾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044.23萬元,同比增長159.60%,公司行業環境和核心競爭力等未發生重大變化。同期發布的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收21.31億元,全年虧損3.78億元。
金信諾于2023年4月7日披露《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向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黃昌華,董事、總經理余昕,副總經理桂宏兵、李軍,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伍婧娉授予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合計660萬股。
深交所發關注函要求說明依據和合理性。
6. 潤澤科技解禁前高送轉“增強公司股票流動性”,有為減持鋪路之意
2023年4月20日,潤澤科技擬定2022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如下:以公司現有總股本953867583股為基數,使用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轉增8股。
隨后收到收關注函,深交所問高送轉與業績成長是否匹配。
潤澤科技回復稱,公司資本公積余額相對較高,具備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條件。
同時,考慮到目前公司流通股數量較少,股票流動性較弱,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有利于增強公司股票的流動性和優化股本結構。本次所轉增的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的起始交易日為2023年5月24日。
7. 亞星客車業績虧損,Q2有所回暖
亞星客車(600213.SH)2023年一季報告實現營業收入1.54億元,同比下降45.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利潤為凈虧損3186.99萬元,扣非凈虧損3272.87萬元。
亞星客車5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如下:5月份銷量108輛,同比增長116%;本年累計銷量638輛,同比增長15%。
8. 立昂技術擬回購股權維護股價意味濃,業績連續三年為負減持動力足
立昂技術主營業務包含公共安全系統服務、IDC數據中心及云計算服務、電信運營商增值服務和通信網絡技術服務4大模塊。
立昂技術已經連續三年陷入虧損,2020年、2021年、2022年其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9.13億元、5.47億元和3.28億元。
連續三年虧損,交易所質疑持續經營能力,立昂技術拋出回購計劃,將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計劃。【3】
9. 新奧股份累計質押約1.83億股,不需過度擔心
2023 年 5 月 22 日公司董事韓繼深共減持公司股份 17.5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為 0.0056%。變動期間公司股價上漲 0.75%,5 月 22 日當日收盤報 21.53 元。
新奧控股累計質押約1.83億股公司股份。【4】
新奧股份公告披露,為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等各項工作順利進行,預計2023年公司將為子公司提供的擔保額度不超過42.5億元人民幣(含等值外幣),公司為子公司擔保額、子公司為公司擔保額、子公司之間擔保額合并計算。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對子公司擔保余額為85403.94萬元,占公司2022年末合并報表凈資產的28.17%。
想要了解更多相關數據,可在藍籌企業評論公眾號后臺回復【定增解禁】,添加小藍妹微信獲取全部內容哦!
注解與參考:
【1】《華創陽安5.5億入股思特奇成第二大股東 二者合作四年開發數字經濟基礎設施》,來源:金融界
【2】《萬達信息四年虧30億靠20億定增突圍 中國人壽時隔三年增資6億謀業務合作》,來源:《長江商報》
【3】《【風口解讀】連續三年虧損,交易所質疑持續經營能力,立昂技術拋出回購計劃!》,來源:泡財經
【4】《新奧股份:新奧控股累計質押約1.83億股公司股份》,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睿藍財訊出品
文章僅供參考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來源:藍籌企業評論(ID:bluechip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