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11日訊(編輯 周子意)去年埃隆·馬斯克接管社交媒體平臺推特(Twitter)后,他在推特上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并不受歡迎,導致推特一向引以為傲的用戶黏性優勢也開始搖搖欲墜。
事實上,早在馬斯克入主之前,推特的商業模式就飽受詬病,其營收結構單一且高度依賴廣告。馬斯克試圖去改革,只不過步伐太快也太亂了,引起了很多用戶的不滿情緒。
(資料圖片)
推特的混亂局面也引發了一大批挑戰者爭奪推特的寶座,例如Mastodon,Hive Social,Blue Sky等。最新的挑戰者是Meta公司,該公司上周三(7月5日)晚些時候推出的Threads。
在推特眾多競爭對手中,Threads似乎已經占據了優勢,在發布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內就獲得了3000萬用戶。
周一(7月10日),根據據數據追蹤網站Quiver Quantitative的數據,
Threads的登錄用戶數已經突破1億人
。
那么,Threads會一直走下去,會給推特的“棺材板”釘上最后一顆釘子嗎?事情或許沒那么簡單。
Threads的優勢
Threads是Instagram旗下的社交平臺,不過它的用戶界面看起來和感覺都更像推特:下方有喜歡、轉發、回復和引用四個按鍵;帳戶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選擇設置成私密的。
Meta公司也將Threads定位為人們可以進行實時、公開對話的新空間。
Threads在眾多競爭對手中具有優勢有兩個原因:數據和規模基礎。
Meta旗下的應用程序(包括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已經擁有超過30億用戶,并且Meta還在為新賬戶的開設提供便利。
下載這款新應用后,現有的Instagram用戶可以無需注冊,直接將Instagram上的消息導入Threads,包括個人簡介、用戶名、頭像和關注列表。
Instagram目前擁有超過10億用戶,而推特則擁有約4億用戶。也就意味著,如果Instagram的一半用戶決定使用Threads,那就已經超過了推特的用戶數量。
在Threads公布后的不到一周時間內,各界名人,愛彼迎、奈飛、漫威工作室、Spotify等品牌,以及CBS、Vox和Vogue等新聞媒體紛紛入駐Threads平臺。這些熱門話題讓外界對這個后來者冠以“推特殺手”的稱號。
知名投行Evercore ISI分析師Mark Mahaney估計,未來兩年,Threads的日活躍用戶將接近2億,年收入將達到580億美元左右。
Threads面臨的一些挑戰
盡管存在優勢,不過Threads正面臨著現代市場的監管挑戰,而這并不在早期推特的考慮范圍之內。
出于數據監管方面的考慮,Meta公司稱暫時不會在歐盟推出Threads。Meta公司在處理用戶數據方面與歐盟監管機構產生沖突的次數不計其數。為了避免與監管機構發生糾紛,Meta選擇推遲該應用在歐盟的發布。
此外,這款應用的財務穩定性也受到質疑。隨著科技行業整體放緩,Meta公司已經裁掉了數萬名員工。Meta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24%,不過公司CEO馬克·扎克伯格仍在繼續朝他的“元宇宙夢”上投資百億美元。
至于廣告業務,目前Threads確實不顯示廣告,但扎克伯格表示,一旦平臺運行平穩,并“走上通往10億用戶的明確道路”,就會轉向貨幣化。
靠什么吸引用戶?
對于Threads平臺,Wedbush董事總經理兼高級股票分析師Dan Ives分享了他對Threads平臺的看法。
他指出,“因為與Instagram的關系,你會繼續看到用戶的增長…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用戶粘性將會顯著下降。”
Ives補充道,“新聞推送是Instagram式的…我只是沒有看到線程的吸引力,除了反推特和反馬斯克的運動。”
Ives也直言道,自己不認為Threads是“推特殺手”,而僅僅是一個可供選擇的平臺,許多人會參與其中,“在我看來,Threads若要獲得有意義的市場份額將是一場艱苦的戰斗。”
馬斯克雖然尚未對Threads發表什么看法,不過他上周在一條推文中抨擊了Instagram,“在推特上被陌生人攻擊總要好過沉迷于Instagram上隱藏痛苦的虛假快樂之中。”
此外,分析師還指出一個問題,這款應用最大的弱點正來自于這家公司的成功之處:Meta的品牌優勢。
盡管扎克伯格鼓勵每個用戶養成在Threads上發帖的習慣,不過Meta公司的影響力可能會變相勸退很多新用戶。
Tarentum咨詢公司的科技分析師Faine Greenwood指出了一個問題,也就是當你所有的親戚、同事、高中同學都能在社交媒體上找到你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必須審查自己的言論,這一問題尤其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這也就會導致“用戶被這個平臺拒之門外”。
她補充道,“他們不想在社交空間里與他們認識的每個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