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80余位2023中阿青年友好大使項目的代表“組團”到昌平區參觀走訪,在居庸關長城、北京市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都留下了大家戴目傾耳、熱絡交流的身影。
午后的居庸關,天藍如碧,陽光明媚。一路上,來自摩洛哥的尤內斯不斷贊嘆古老長城的魅力,不時走走停停,拿起手機拍照“打卡”。他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來北京,也是第一次來長城?!斑@個地方特別美,我們非常喜歡,我愛北京,我愛昌平?!庇葍人拐f,“中國是個很大的國家,除了北京,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玩,我會把這些分享給家人和朋友。”
“來到北京,來到昌平,我感到非常榮幸,就像回家一樣,這里有我的很多朋友。”今年60歲的加麥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次經歷重新喚起了我第一次來中國訪問時的美好回憶,那時我16歲,今天這次旅行讓我再次領略到中國的歷史文化是如此深厚,相信中阿兩國的文化交往和友好關系會持續鞏固、增強?!?/p>
隨后,代表團一行來到北京市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實地感受昌平農業現代化建設成果。參觀中,大家深入了解了不同類型的農業設施、農業物聯網系統、園藝特色品種栽培、智能化溫室等現代農業設施和先進的農業技術,并與園區管理人員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我被這里的農業技術所震撼,中國正在致力于建設更多的溫室和綠色能源,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來自黎巴嫩的maroun對智能化溫室產生了濃厚興趣,拿出手機拍照留念,“溫室內各種熱帶、亞熱帶水果應接不暇,我仿佛來到的是一個‘熱帶王國’”。
據了解,“中阿青年友好大使項目”是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阿拉伯中國友好協會聯合會于2016年共同發起。來自中國和10余個阿拉伯國家的上百名青年代表積極參與,通過實地考察、座談交流等形式,加深了對彼此國家的了解。
昌平區政府外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很高興能為中阿青年友好大使們提供接待服務,展示首都的歷史名片和現代科技,昌平區在各領域的對外交流合作都很豐富,希望可以借助此次活動建立起與阿拉伯青年代表們的友誼,促成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
圖文/尚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