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6月20日(記者 陳美)五糧液新能源投資出手了!
工商登記顯示,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和光同程)發生兩次變更,新增股東四川五糧液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五糧液新能源)、宜賓市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宜賓市高新投)、四川煊煬光伏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注冊資本由1億人民幣增至1.5億人民幣,再增至約1.67億人民幣。
(資料圖)
這是五糧液新能源成立2個月后出手的第一筆投資。被投方為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新公司,主營電池制造、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等。
2022年光伏領域熱火朝天,今年以來賽道在發生變化,這家初出茅廬的公司,為何能得到白酒大佬五糧液的青睞以及宜賓市高新投的站臺?
創始人謝毅
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和光同程成立于今年3月10日。成立不久后,6月13日,五糧液新能源即注資1666.67萬元,成為和光同程的投資人。與五糧液新能源一同出資的還有宜賓高新投,后者出資3333.33萬元。
兩天后,和光同程又新增自然人股東黎曉和四川煊煬光伏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兩者分別出資583.34萬元和1083.33萬元。自此,宜賓高新投成為和光同程第二大股東,持股20%;五糧液新能源為第四大股東,持股10%。
此番投資掀開了這家公司神秘“面紗”的一角。股權穿透顯示,和光同程大股東、實控人為謝毅,后者通過四川毅飛星特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持股和光同程48%的股權。
宜賓高新投和五糧液新能源為何要注資和光同程?
《科創板日報》記者發現,和光同程創始人謝毅與通威股份前董事長可能是同一人。通威股份2022年年報顯示,謝毅卸任董事一職,任期終止在2023年3月21日,卸任時謝毅持有通威股份21.76萬股,2022年稅前報酬為638.73萬元。
在該份年報發布前,3月21日通威股份發布公告稱,收到董事長謝毅提交的書面辭呈,辭去董事長、董事以及公司CEO、董事會戰略決策委員會召集人等職務,同時選舉劉舒琪為董事會董事長。資料顯示,劉舒琪為劉漢元之女。
隨著通威股份掌門人的離職,謝毅去了哪里亦成為市場關注點。
6月20日,《科創板日報》記者致電通威股份證券部,其工作人員表示,關于通威股份前董事長謝毅的去向,這一信息需要核實。截至發稿時,通威股份方面“仍在核實中”。
不過,記者發現,已有多家媒體報道過通威股份原董事長“出山”創業的消息。亦有媒體明確指出,曾經的通威少帥謝毅,將會很快開啟創業新旅程。新公司名稱即為“和光同程”。
背靠宜賓,和光同程下一盤大棋
如果和光同程創始人謝毅與通威股份前董事長真是同一人,那么,對光伏領域,謝毅已有很深的耕耘。
在產業端,通威股份前董事長謝毅應該了解太陽能發電的核心技術和路線,高效電池生產線的投產落地,以及相關客戶資源。在資金鏈方面,此次光同程創始人謝毅的創業,則得到宜賓市高新投和五糧液新能源支持。
近年來,宜賓發力晶硅光伏產業集群。今年宜賓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信息化賦能,堅定不移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要全力打造國家級晶硅光伏產業集群。
為此,宜賓已花大力氣相繼簽約了英發德耀、四川高景、四川麗豪等光伏產業鏈項目落地。5月11日,宜賓市發改委發布的宜賓市2023年重點項目名單,《科創板日報》記者看到,今年宜賓產業發展145個項目,總投資3418.47億元,預計年度投資539.54億元。
其中,晶硅光伏項目11個,包括四川高景年產50GW單晶硅棒及30GW單晶硅片生產項目,和宜賓英發德耀20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
在四川高景項目中,又涉及光同程創。據高景太陽能招股書顯示,3月20日與和光同程子公司簽訂2023年-2025年的硅片供貨協議,其中2023年供貨10000萬片,2024年供貨100000萬片,2025年供貨250000萬片。
從爆發式增長的硅片供貨數來看,和光同程野心不小。相關消息人士透露,和光同程子公司已規劃了32GW電池片產能,項目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項目16GW,于2023年4月開工建設,計劃在2023年9月建成投產。
“根據規劃,和光同程計劃2024-2026年產能達50-60GW。”該消息人士稱。
人才技術和資金是行業進入籌碼
光伏行業主要材料是硅料,一旦硅料供應充足,產能將很快釋放。
行業資深人士祁海坤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光伏市場有所波動,但下半年仍會維持高增長態勢,未來若干年市場景氣度也十分確定。“對于新創業公司來說,任何時候進入光伏都不算太晚,只是需要兩個籌碼:一是人才技術;二是資金。”
根據通威股份的披露,公司正積極開展下一代量產主流技術路線的中試與轉化。基于TOPCon電池技術的性價比優勢,已投產9GWTNC產線,另有16GWTNC產線在建,預計將于2023年投產。同時,HJT電池技術降本增效亦取得諸多關鍵性進展,同步保持對全背接觸、鈣鈦礦疊層電池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另有新能源領域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光伏行業正加速由P型向N型電池轉換,尤其是N型TOPCon,也包括異質結電池(HJT)等。
“目前來說,各個技術路徑發展迅猛,現階段在存量光伏產能的基礎上,拓展N型TOPCon是行業普遍的做法,也是適合從P型向N型轉型的發展趨勢。異質結電池(HJT)方面,則是各大資本重點投資的領域,相信未來兩三年后潛力更大。”該投資人談到。
那么,拿了宜賓市高新投和五糧液新能源投資的謝毅,是否過上述技術路線中有所進階與突破,市場拭目以待。